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春暖花開 東去春來

來源:綏化新聞網 2022-03-01 字體:

——紀念李開東大哥逝世一周年

趙傳明
(2022年3月)
 

  記得幾年前,我曾經寫過一首小詩《春殤》:『相逢春風初度,花開花落有期。忽聞歸期將至,漫天花絮成雨。又到春暖花季,滿腹惆悵憐惜。想聽春風念詩,花香將成追憶。』

  這首《春殤》,滿含著對春天的珍惜,對花香的留戀,對落花的感嘆呀。在今年這個春暖花開、乍暖還寒的季節,我已沒有昔日那種心境和情愫,心中只有對已經去世的開東大哥的惋惜與追憶。流光悄悄,思緒綿綿。不經意間在我的心裡又掠過一抹淡淡的『春殤』,我以這份『春殤』悼開東:『又逢春風初度,心中滿懷期許。春暖花又開,東去春又來。風吹花香濃,花落惹人痛。漫天飛花成淚滴,十裡春風不如你。』

  時間過得真快,開東大哥離開我們快一年了,他就是在春暖花開的時候和我們告別的。在這個溫暖溫馨的花季裡,怎能讓人不感傷,怎能讓人不心痛,怎能讓人不懷念呢?

  今天,我以自己的視角與感懷,書寫這篇紀念文章,以此緬懷親愛的開東大哥。

  2021年4月23日19點30分,開東大哥在山東萊鋼醫院因癌癥醫治無效,滿懷著對親人的深情眷戀,與世長辭,享年67歲。在他彌留之際,他的妻子張麗華、女兒李娜、女婿孫丹、二弟李開亮一直陪伴在身邊。

  人這一輩子最痛苦最悲傷的事情,莫過於生死離別。開東大哥因病早逝,在他即將告別這個世界,告別他最親的親人的那一刻,他得多留戀多不捨呀,大嫂、李娜、孫丹、開亮得多難過呀。

  第一時間得知開東大哥去世的消息,我和開玲、開紅、開慶連夜從沂水趕往萊鋼,去見大哥最後一面,去送大哥最後一程。路上,一路車塵一路淚雨,大家為失去尊敬的大哥難過得不能自已。但是最難過最痛苦的還是大嫂和李娜呀,因為我們失去的是一位好大哥,而她們失去的是丈夫是父親,是靠山是主心骨,是一生的至愛。所以來到大嫂家之後,大家滿含熱淚,強忍悲痛,傾情安撫大嫂和李娜,充分體現了兄弟姊妹的深情厚誼。

  這一夜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難過,難熬,難捨難離,痛苦,痛心,痛徹心扉,兄弟姊妹相依相偎,互相安慰,為開東大哥守夜。第二天,按照開東大哥『後事一切從簡,不給親朋好友添麻煩』的遺願,只有少數的親人為他舉行了一個簡朴的告別儀式,然後就進行了火化程序。最後由李娜抱著她爸爸的骨灰盒,在家人的護送和親人的精心安排下,把開東大哥安葬在他心心念念的桃花源。

  逝者已矣,生者痛兮。李娜抱著她爸爸的骨灰盒,為她爸送別的這個過程,可以想象作為獨生子女的她,當時有多心碎,一定是欲哭無淚,頭腦裡也許是一片空白。這時她還沒有回過神來,還來不及哭。這個被她爸千寵百愛的『小棉襖』,就這樣神情恍惚地把她爸爸緊緊地抱在懷裡,依依不捨地送她爸最後一程。為她爸下葬的時候,她強迫自己鎮靜,用顫動的雙手捧著她爸爸的骨灰,小心翼翼地、一點一點地撒進墓穴裡,而且還口口聲聲地念叨著:『爸爸別害怕,爸爸你放心,我會照顧好我媽。』這也許是我們聽到和看到的最讓人心疼的送別。好在一直有孫丹的撫慰與陪伴,李娜纔沒有倒下,孫丹不愧是一個有情有愛有擔當的男子漢。聽說等到開東大哥的後事辦完了,李娜、孫丹一家人纔相擁在一起,大哭了一場,哭得肝腸寸斷,哭得撕心裂肺……

  開東大哥你在那邊還好嗎?我們真的非常想念你。也許冥冥之中有感知。2021年的清明節,我們特意給上幼兒園的外孫請了一個月的假,一家人從沈陽回到山東老家,回來看望已經87歲高齡的老母親,看望在病榻上的你。沒想到我們這次見面,真的就是與你的永別。

  當我們來到萊鋼醫院,看到兩眼深陷、骨瘦如柴、行將就木的你,別提心中有多難過多心痛。但我們每個人都強忍淚水,誰都沒有哭,還是像往常一樣,風輕雲淡地鼓勵你安慰你。這次來看望你,你的兄弟姊妹最齊。你也許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你和我們的交流除了表達親情之外,重點是交代後事。你囑托的那5條啊,我們都牢牢地記在了心裡,並且都按照你的願望去做了。其中你有兩句話讓我們刻骨銘心,一句是『對不起老母親,不能為她老人家養老送終了』,一句是『我們兄弟姊妹沒處夠,如果還有下輩子,我們還做兄弟姊妹,還要相親相愛地在一起』。

  我們本打算在病房裡和你再吃一頓飯,看到你的樣子,我們不忍心再吃這頓飯。但是你躺在病床上,有氣無力地千囑咐萬叮嚀,讓李娜和孫丹把我們招待好,你甚至親自定下去哪家飯店,定下喝什麼酒吃什麼菜。你病成那個樣子,因接待我們一直忍著餓憋著尿,可心中想到的只有兄弟姊妹。這頓飯,我們吃得終生難忘。

  還記得2020年國慶節,我和開玲回山東老家,同樣是為了看望老母親和開東大哥。我們特意到萊鋼醫院接上開東大哥和大嫂,一起回老家過節。這個國慶節很特別,我們兄弟姊妹陪著老母親一起慶祝佳節,歡聲笑語,其樂融融,至今記憶猶新。國慶節那天,我們一起喝了兩瓶『將軍福酒』,開東大哥說這個酒寓意好。我說,我還存了一箱『將軍福酒』,留著我們兄弟姊妹再團聚在一起,舉杯共飲,同慶國慶佳節。可是,親愛的開東大哥,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和你一起慶祝共和國的生日了,因為這是你過的最後一個國慶節。

  國慶長假還沒有過完,開東大哥就要回萊鋼了,回去繼續住院治療。那天早上的告別,真的是依依不捨。我們都深情地望著開東大哥,我一直在期待著大哥上車前和我擁抱一下。因為過去每次我們告別,大哥都緊緊地擁抱我,但這一次他沒有。也許這次他不想離別,也許是他心裡太難過,身體太難受。於是,我主動上前擁抱了他,同時抱了抱默默地站在身邊的老母親。看到大哥瘦弱並且難受的樣子,我真的很難過,雙眼裡噙滿了淚水,沒敢多說一句話。等到送大哥的車子開動的那一刻,我的眼淚纔流出了眼窩。好難忘啊,這是我們兄弟最後一次擁抱,這也是開東大哥生前最後一次回老家,這也是開東大哥和可憐的老母親今生最後一次在一起,怪不得當時感覺老母親和大哥都那麼難過呢。

  開東大哥,你知道嗎?除了你的家人,我可能最期待你延年益壽,好好活著。就是因為你帶給我的那份溫暖,讓我的心靈深深震撼。可以這麼說,你是牽引我回故鄉的又一種信仰。在你的信念裡,你始終把我當作兄弟、摯友和知己。無論我在工作崗位,還是退休了,你都為我喜而喜懮而懮,盼著我好上加好。每一次問候,每一份祝福,每一種惦念,都是發自肺腑的真誠。老大哥的為人風范讓人沒齒難忘,老大哥與人為善的思想品行讓人敬重景仰。我們始終感念著,每次我們回老家,你都是親自安排,提前把家裡的衛生打掃得乾乾淨淨,為我們把被褥洗好曬好。每頓飯做幾個菜,吃什麼,你都考慮得十分周全,滿桌子都是我們喜歡吃的食物。除了保障我們吃好喝好之外,陪著我們打撲克更是一直不變的娛樂科目。可惜啊大哥,再也沒有機會和你一起拉呱、喝酒、吹牛了,再也沒有機會和你一起打撲克耍賴了。

  我非常喜歡開東大哥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善良仁孝,真誠厚道,開朗大氣,智慧風趣,謙卑低調,多纔多藝,有著很強的大局觀念,事事處處為別人考慮,為別人著想,而且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盡管這種完美主義價值觀,我們有時覺得太累,但是人人都喜歡。

  我離開山東老家40餘年,對家鄉有著濃厚的感情。跟開東大哥熟悉起來就是這10多年的事情,我非常享受和珍惜與他相處的日子,我們不是親兄弟但勝似親兄弟。正是因為他的凝聚力和人格魅力,呼喚著我回家,我纔在內心裡多了一份想家的念想,多了一份常回家看看的渴望。

  我曾經寫過一篇小散文《大山的溫度》,其實啊,大山的溫度,故鄉的溫度,就是家的溫度,就是人的溫度,就是感情的溫度。開東大哥給予我的那份溫暖,我會永遠珍藏在心裡。

  開東大哥從2016年身患胃癌,到2021年病逝,在這5年的救治過程中,讓我們見證了他們一家人血濃於水、生死相依、患難與共、不離不棄的親情真情。

  開東大哥查出癌癥後,除了他的家人,可能在親屬當中我是第一個知道消息的。2016年8月7日半夜,我突然接到李娜的一個信息,說她爸得了不好的病,想請我了解諮詢相關的治療信息。後來李娜還對我說,她爸不讓告訴任何親友,但為了救她爸的命,她顧不了那麼多了,告訴我就多一個人幫她出主意想辦法。李娜還反復囑咐我不要告訴她姑,說她姑身體本來就不好,怕知道她爸得病受不了。我能清晰地感覺到李娜的無助,她爸患癌癥這麼大的事情壓在她身上,她承受著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聽說最初發給我的那條求助信息,李娜編輯好又刪除又重新編輯,猶豫反復了好幾次,快到凌晨時纔發給我。李娜作為80後的一個晚輩,突然經受這麼殘酷的人生磨難,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開東大哥手術前,我反復思考,大哥手術時開玲出現在他身邊比我更合適。於是,我提前給開玲買好了飛機票。在大哥手術的前一天,我纔把大哥患病的情況告訴開玲,開玲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吃驚,開始不相信,接著便號啕大哭。開玲當晚坐飛機到濟南,再乘汽車到萊鋼。開玲和大哥兄妹情深,她非常敬重這個老大哥,回去的路上,難過地哭了一路。

  開玲回去誰都沒有告訴,就是想讓開東大哥手術前好好休息,不受任何情緒乾擾。開玲快到萊鋼了,纔通知李娜,李娜把她接到家裡住了一宿。第二天一大早,當李娜和開玲出現在病房時,開東大哥愣住了,反復問開玲你是怎麼知道的,接著就責問李娜你姑是怎麼知道的。得到開玲和李娜的解釋後,大哥抱頭大哭。在他手術之前,看到親人來到自己身邊,我想大哥精神上會有些許的釋放,內心裡會多一些寬慰。這次開玲不但沒有哭,反而一個勁地給大哥鼓勁加油。當看著大哥順利做完了手術,開玲往沈陽返的過程中,李娜的公公開車送她,她在車上泣不成聲,返回的路上又哭了一路。這就是骨肉親情,這是發自內心的心疼。

  開東大哥患病治療過程中,最痛的是他自己,最苦的是大嫂,最難的是李娜。人有病沒有辦法,但在大哥的信念裡,為了家人親人他要好好活著,從而忍受一切苦痛,自始至終表現出極強的求生欲望。大嫂不易啊,大哥剛查出癌癥時,她感覺天都要塌了,難過得受不了,只能偷偷地哭泣。可縱使心裡再難過,她都要強裝笑臉安慰大哥,沒白天沒黑夜地照顧大哥的飲食起居,一刻都不敢離開,因為大哥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他只依賴大嫂一個人。毫無疑問,這時的李娜成了家裡真正的頂梁柱和主心骨,她只能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裡,使出全身解數,為她爸治病鞍前馬後,既要瞞著她爸,又要避重就輕地說她爸的病情,不讓她媽知道全部實情,把所有的艱難和責任都扛在自己的肩上。

  在與病魔抗爭中,開東大哥表現出了頑強的毅力和超乎尋常的忍耐力,既讓人感動又讓人佩服。胃癌手術後,他身體極度虛弱,接著要進行6個療程的化療,點滴從早打到晚,可以說痛苦不堪,備受煎熬。化療進行到第4個療程時,他曾想過要放棄,不想再受罪了,在醫護人員的耐心勸導和家人的關愛呵護下,又鼓起勇氣堅持做完6個療程的化療。

  經過堅持不懈的有效治療,開東大哥的病情有了好轉,一家人信心滿滿。可屋漏偏逢連夜雨,開東大哥胃癌手術後的第三年復查時又在肝上發現了惡性腫瘤。最難熬的就是這個肝癌的治療過程。開東大哥從一百五六十斤的健碩身體,瘦到只有九十來斤,他的身體已經不能再經受大手術了,只能通過介入手術進行保守治療。開東大哥前後共做了12次肝髒介入手術,手術用導管從大腿根的動脈通到肝髒,對肝髒的血管進行栓塞,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因為膽管被腫瘤擠壓導致膽汁淤積,引發腹脹以及皮膚和眼睛發黃,於是就采取在膽總管放支架的治療措施,並在身體上插上膽汁引流管。介入手術還不怎麼受罪,但放支架特別痛苦,開東大哥疼得渾身冒汗,保暖內衣都濕透了。他後來每次提起這一段經歷,都會掉一陣子眼淚,見到親近的家人和知心的朋友,都會訴說這段痛苦的歷程,也是從中尋求精神安慰。這是怎樣的一種力量支橕,讓他如此堅強啊?我想,那一定是對家人對親人深深的愛。

  開東大哥身患胃癌,後來又查出了肝癌,雖然始終沒有確定肝癌是原發的還是轉移的,但胃癌和肝癌並發,大哥的生命能夠堅持5年,這應該算是一個奇跡。除了他自己信念的力量之外,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萊鋼醫院肝膽外科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細心護理,以及家人和親朋好友的關心關愛,更主要的是因為大嫂和李娜對開東大哥的盡心保護與悉心照顧,可以說她們做到了極致。

  自從開東大哥查出胃癌後,李娜便四處求醫問藥,並和萊鋼醫院肝膽外科主任醫生反復商量治療方案。正好她爸一個樂友的女兒在醫院工作,她就和這個姐姐一起串通好醫生,甚至做假病例,從而不讓她爸知道真實的病情。胃癌手術後的化療,本應該在腫瘤科進行,李娜怕刺激到她爸,就積極和醫院協商,讓她爸一直住在肝膽外科,這對穩定她爸的情緒和接續治療,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

  事非經過不知難。開東大哥胃癌手術一年後按規定復查的時候,顯示甲狀腺惡性腫瘤的幾率比較大,醫生建議盡快手術。當時李娜心想,她爸胃癌手術纔一年,做完6個療程化療還沒怎麼喘口氣呢,接著再做甲狀腺手術,她爸那麼聰明的人,怎麼瞞他呀?她爸在心理上也絕對接受不了。她就問醫生是不是胃癌轉移了?醫生說胃癌幾乎不往甲狀腺轉移,甲狀腺的病可能是原發的。李娜難過地仰天長嘆,為什麼老天爺總是摁著我爸搓揉啊?冷靜下來之後,李娜積極找各方面的專家諮詢和會診,用最大的努力尋求最准確的結論和最科學的治療方案。最後專家確定她爸甲狀腺沒事,不用做手術,定期復查就行了。事後李娜感慨萬分,她對朋友說,這次經歷感覺就像走到了盡頭無路可走了,驚醒時發現原來是做了個夢,那種可以轉彎的、有驚無險的、失而復得的心情,真的是難以言表。

  但最難的還是開東大哥肝上發現惡性腫瘤之後,李娜倍受打擊,既不能讓她爸知道,也不能告訴她媽,因為告訴了她媽,她媽肯定難過害怕,那樣就會影響到她爸的情緒。其實,開東大哥肝上有陰影在胃癌手術後復檢時就發現了,一年之內又復查的時候始終沒有變化,指標也都正常,她爸也沒有任何疼痛感,專家說不考慮是惡性的,再觀察觀察看看。但是在胃癌手術後第三年復查的時候,顯示肝上那個陰影竟然迅速長大,影像科的醫生給出的結論就是惡性腫瘤。李娜非常難過,覺得以前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了。她帶著檢驗報告到濟南省腫瘤醫院和部隊醫院找專家諮詢,專家告訴李娜,她爸肝上的腫瘤發展很快,現在勉強可以手術,但是腫瘤長得部位不好,手術可能需要把右肝整個切除,創傷面比較大,愈後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經過多方諮詢論證和慎重考慮,李娜替她爸選擇了創傷較小的介入手術進行保守治療。

  可是,李娜怎麼面對她爸呢,心裡十分犯難。她從濟南回到萊鋼後,在醫院的樓下徘徊了好幾個小時,邊哭邊琢磨怎麼跟她爸爸媽媽說呀。她先和醫生溝通好後,回到病房輕描淡寫地騙她爸媽說,這次檢查在肝上發現一個血管瘤,問題不大,可以通過介入手術處理,以確保安全。就這樣瞞過她爸她媽,然後耐心地說服她爸配合介入治療。但李娜知道,她爸心中是一萬個不願意再檢查、不願意再住院、不願意再進行任何手術,但為了能活著,為了能爭取多一些時間陪陪家人,他只能選擇繼續治療。

  那天,李娜陪著她爸吃了一頓看似輕松的晚飯,然後她要帶著她兒子麗江回自己的家,她爸送他們到門口,麗江說了一句:『姥爺再見。』此時李娜趕緊扭過頭下樓,因為她的淚水已經控制不住了。她兒子驚恐地問:『媽媽你怎麼哭了?我以後聽話還不行嗎?』李娜說:『好孩子,不是因為你,媽媽有點不舒服,哭一會就好了。』因為李娜聽到兒子和他姥爺互相說再見的時候,她心裡感覺和爸爸訣別的那一天真的不遠了,她當時難過的只想哭。正好在她家樓下碰見一位熟悉的鄰居帶著孩子踢球,李娜就委托這個鄰居幫忙帶一下她兒子。因為這時她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須哭出來,於是李娜坐在一個隱蔽處的臺階上默默地痛哭了一場。李娜陪著她爸治病3年來,這是她第一次控制不住大哭。因為這一次她心中有一種走投無路的感覺,實在是沒有更合適的治療方案了,她為她爸又得了肝癌而不甘心,她心疼她爸做手術還要再受罪,她也知道這種保守治療只能是延長一點點時間而已,所以百感交集,絕望至極,只能以哭發泄。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開東大哥先後進行了12次介入手術,以抑制肝癌的發展。期間,李娜一直沒有告訴她媽,始終自己扛著。直到2020年10月,她爸因肝上腫瘤出血病危搶救,李娜纔把她爸並發肝癌的實情告訴她媽。大嫂知道實情後,到醫院外面大哭了一場,一邊哭一邊喃喃自語,人家得了這樣的病都能活個十年八載的,我們怎麼就這麼難呢。但哭過之後擦乾眼淚回到病房,大嫂還得裝得若無其事,一如既往地照顧大哥。這是怎樣的一種堅韌?這種隱忍和堅韌,既深情又寶貴,何其感人!

  大嫂對大哥的照顧,可稱得上細心細微,無微不至。大哥做完胃癌手術後,飲食沒有規律,基本上是少食多餐。有時晚上11點要吃點東西,半夜兩三點鍾醒了也想吃一點,無論什麼時候,大嫂都認認真真地給大哥做飯。看到大嫂這麼辛苦,大哥有時晚上不忍心驚動她,自己偷偷起床找東西吃。大嫂就把大哥喜歡吃的各種小食品放到大哥的床頭,只要大哥晚上起來吃東西,她就起床陪著大哥,盡量給大哥做點軟和的吃。

  開東大哥做完手術後,身體不能缺水,但他自己經常忘記喝水。大哥無論走到哪裡,大嫂都端著水杯揣著小食品跟在他身後,不僅及時提醒大哥喝水,有時還要親自給大哥喂水喂小食品。大嫂照顧大哥就像照顧孩子那樣耐心細心,那種畫面真的是感人至深。

  大嫂年輕時曾因在醫院陪護病人受到驚嚇留下了後遺癥,自己不敢住病房住病床。開東大哥剛做完胃癌手術時,住的是單間,大嫂自己一個人陪護害怕,多虧了親朋好友的熱心幫助,他們輪流和大嫂一起陪護開東大哥。疫情期間,不論是住院治療還是陪床都很難,陪護人員只能有一人,但是開東大哥那段時間全天只依賴大嫂,幸虧大哥的親戚、鄰居和他那幾位鐵杆老朋友輪流去醫院替大嫂,纔幫助他們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日子。開東大哥不僅有一個好女婿,還有兩位好親家,李娜的公公有求必應,經常到醫院陪伴和開導開東大哥,李娜的婆婆三天兩頭就做點好吃的送到醫院,既是對大哥的一種精神安慰,也給大嫂減輕了一些負擔。

  大哥陸陸續續住了5年院,大嫂寸步不離地照顧大哥,可以說沒有睡過一個囫圇覺。因為害怕,就是病房裡的病床空著,她也不敢睡,她就在病房的沙發上湊合了5年。這5年,大哥因病痛瘦了一圈又一圈,大嫂因操勞過度,擔驚受怕,變得面黃肌瘦,無比憔悴,但她始終無怨無悔。

  特別是開東大哥住院治療的後期,癥狀越來越頻繁,病情越來越嚴重,大嫂自己身體也經常不舒服,但仍堅持寸步不離地精心護理大哥。雖然醫院營養餐廳的飯菜花樣很豐富,但是開東大哥這個病吃的不能太油膩不能太咸,他雖然吃不多,但對口味很挑剔。為了讓開東大哥吃的舒服些,大嫂就在病房的一間小廚房裡,用一個電磁爐和一個電燉鍋蒸煮炒燉,葷素搭配出適合開東大哥口味的專屬營養餐,甚至還隔三差五包頓水餃吃。雖然自己做比買現成的麻煩,但是看到開東大哥吃的開心一些,吃的多一點,大嫂就樂此不疲。

  李娜幾乎每天中午下了班就直接去醫院陪她爸媽吃飯,早上上班之前也去病房轉一圈看看她爸,也只有這兩個時間段她爸願意讓她去,因為在上班時間她爸不願意讓她耽誤工作,晚上她爸又不願意讓她捨下孩子去陪自己。有段時間開東大哥喜歡上了喝茉莉花茶,李娜就給她爸買來各種各樣的茉莉花茶,她爸每天都能喝上幾壺。李娜時常想,只要她爸身體不疼,沒有不好癥狀,就這樣維持著也很知足啊。每逢周末的時候,孫丹就帶著他兒子麗江去醫院陪開東大哥說說話。麗江非常懂事,從不嫌棄他姥爺,一到醫院就幫他姥爺揉腿、倒尿壺,看著吊瓶快打完時及時按鈴叫護士阿姨來換藥。

  開東大哥住院期間,老家的親人對開東大哥關愛有加,他們根據各自的時間安排輪流到萊鋼探望,甚至連老母親也去過兩次。不管誰去看望,都堅守同盟不掉眼淚,或開開玩笑緩解氣氛,或寬慰勸導加油鼓勁,因此開東大哥一直很努力地配合治療,他心裡始終沒有放棄康復的希望。在吃的方面,親人們保障的也非常充分,老家的笨雞蛋、大旋餅,沂水和濟南的零食小吃,開東大哥愛吃什麼,大家就買來什麼。開東大哥以前對吃海鮮不怎麼感興趣,自從李娜和孫丹帶他去了一趟青島,吃了一些海鮮之後,他竟然又喜歡上吃海鮮了,李娜、孫丹就經常買點扇貝、螃蟹、蛤蜊做給他吃。孫丹每年都定購一些陽澄湖大閘蟹,開東大哥也很愛吃,每次吃完大閘蟹都覺得很開心很滿足。沂源縣東裡鎮的大旋餅和李娜單位制作的『鑫鋼都』香腸,開東大哥也非常喜歡吃,一塊旋餅、一截香腸、一段大蔥、一塊黃瓜的搭配,成為開東大哥最喜歡的加餐。開東大哥尤其愛吃東裡鎮的大旋餅,李娜和孫丹就專門開車去東裡買,有時聯系在東裡的親屬幫忙郵寄。每次郵寄兩個大旋餅,對折分成幾份儲藏在冰箱裡隨吃隨取。開東大哥還能吃東西的那段日子,東裡大旋餅一直沒間斷過。他之所以總是惦記著想吃東裡的大旋餅,可能就是因為老母親的老家是東裡的,老母親一輩子喜歡吃東裡大旋餅,也許那東裡大旋餅有老家的味道、有母愛的味道、有童年的味道吧。

  開東大哥身患胃癌並發肝癌,生命又延續了5年,如果沒有大嫂和李娜及家人親人的悉心保護、真心關懷和細心照顧,是不可能實現的。特別是開東大哥查出肝癌之後,又做了12次介入手術,期間醫院先後下達了六七次病危通知,但大嫂和李娜始終不甘心不放棄,而且自始至終沒有讓大哥知道實情。所以大哥一直滿懷生的希望,積極配合治療,和病魔抗爭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開東大哥有病是不幸的,但有幸的是他有這麼好的家人。在他將要告別這個世界的時候,大嫂、李娜、孫丹、開亮始終陪伴在身邊。彌留之際,當他聽到李娜和孫丹喊爸爸的時候,他用盡全力發出了最後一聲回響,然後就永遠地閉上了他那雙深邃而留戀的眼睛,而且從眼角裡流出了兩滴淚水。也許他還有千言萬語要對大嫂和李娜說,可惜他已經沒有力氣再說了,那兩滴眼淚勝似千言萬語,因為那是留戀,是感激,是牽掛,是祝福!

  都說人剛去世時,對親人的哭泣和話語還能聽得到,還會有感應。這時大嫂邊哭邊告訴李娜,你還有什麼話就抓緊跟你爸說吧。李娜趴在她爸的床前,一邊流淚一邊訴說,訴說她爸的病情,訴說她爸治療的過程,訴說她和她媽的難處,訴說領導和親友對她爸的關心,訴說她自己的願望和期許,訴說她對爸爸的留戀和不捨……

  到了這個時候,李娜纔把真實的病情告訴她爸,從而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李娜是多麼的成熟,多麼的堅強,她保護她爸的意志有多堅、決心有多大!所謂父慈子孝,我想多麼優秀仁慈的大哥,纔能夠培養出如此懂感恩、知孝敬的好女兒啊!大哥心裡一定明白,大嫂、李娜、孫丹為了挽救他的生命盡力了,奉獻的太多了,他一定是帶著深深的感激和親人告別的。

  大哥走了,大嫂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忘掉經歷的那些艱難和痛苦,她曾經無比辛酸地對親友說,以後日子真的很難熬喲。大嫂真的不容易,在她全身心地照顧開東大哥的這5年,她90多歲的老母親身體一直有病,可她沒辦法,照顧了這一頭就照顧不了那一頭,她只能把照顧母親的重任托付給弟弟和弟妹了。大嫂的母親只有她這麼一個女兒,有時老人想她了她也回不去,不了解情況的老人,把想念變成了『埋怨』,罵大嫂沒良心,是『狼羔子』。開東大哥去世兩個月後,大嫂的母親也離開了人世。兩個月之內,大嫂先後失去了兩位最親的親人,一個是和她相依為命的丈夫,一個是生她養她的母親,大嫂得多難過,多傷心,多遺憾呀。我們找不到更好的語言來安慰大嫂,只有默默地祝福,大嫂請你多保重!

  是啊,情義無價。大嫂為大哥的奉獻和付出可以說感天動地,也深深地感動著兄弟姊妹。讓人欣慰的是,開東大哥的兄弟姊妹達成了一個堅定的共識,那就是尊重大嫂,關心照顧好大嫂一家人,就是對大哥最好的告慰!就是對大嫂的奉獻和付出最好的回饋!

  開東大哥自從患病後,始終告訴家人不要讓親朋好友知道,不要給別人添麻煩。他在臨終前囑咐家人,後事一切從簡,不通知親朋好友,不記臺賬,不搞追悼儀式……讓自己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走。所以,開東大哥從患病到住院到去世,大嫂和李娜都沒有親口告訴任何親朋好友。

  開東大哥去世,雖然家人沒有通知大家,但從各種渠道知道消息的親朋好友,都以各種方式表達了痛惜、留戀和哀傷之情。特別是萊鋼京劇協會和萊鋼民樂團大哥的那些樂友們,他們為失去樂團的『領頭羊』而深深惋惜,他們為失去一位好兄弟好哥們而心痛不已,他們也為沒有送開東大哥最後一程而遺憾嘆息。他們忘不了開東大哥為樂團的建設和發展傾盡的心血,他們忘不了為了共同的愛好而凝聚起的感情和友誼,他們更忘不了開東大哥處處為別人著想的高尚品行。

  開東大哥去世後,很多親朋好友都在朋友圈和網上發懷念他的文字,我們注意到來自萊鋼醫院肝膽外科醫護人員的一篇文章,情真意切地向我們再現了開東大哥和他們朝夕相處,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人故事。開東大哥深受病痛的困擾,但在醫護人員面前始終和藹可親,面帶微笑,樂觀從容,從不給他們添額外的麻煩,對醫生護士既尊重又體貼。每逢『5?12』護士節,他都讓家人給醫生護士送來花籃,還飽含深情地為醫護人員譜寫了《我們的工作聖潔高尚》的歌曲,並親自教大家演唱。護士節期間,肝膽外科排練一個女生小合唱節目,開東大哥那時連站的力氣都沒有了,但他依然親力親為坐在椅子上為她們打著拍子卡節奏,不厭其煩地幫她們一遍遍排練。醫生護士們視開東大哥如親人,服務周到熱情,給予他最好的人文關懷。開東大哥在醫院裡度過了他生命中最後一個生日,護士長拿著鮮花與科室醫護人員一起,到病房裡為他過生日,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送上溫馨的祝福,把開東大哥和家人感動得淚流滿面。

  開東大哥就這樣匆匆地離開了我們,他沒有來得及和所有親朋好友告別,他心裡一定有著深深的遺憾。但在他有病住院期間,得到了各級領導和親朋好友的熱情關懷,真情關愛,無論是叔家、舅家、姑家、姨家,還是大嫂娘家的親人,都對他十分掛念,而且關心倍至,他肯定會九泉有知,只是來不及回報了。在他的內心深處,他最擔心的是大嫂,他最疼愛的是麗江和李娜,他最放不下的是兄弟姊妹,他最牽掛的是老母親啊。可想而知,他身為長子,不能為老人養老送終了,他走的時候心裡得多不捨呀。想到此情此景,我們的心中就會有一種莫名的難過。老母親這一輩子不容易,她60多歲沒有了老伴,現在又失去了大兒子,白發人送黑發人,她真的好可憐。她至今都不知道大哥去世的事情,她一直以為大哥在醫院裡療養治療,一直為大哥的病情牽腸掛肚,一直為她這個好兒子默默地祈禱。老母親已於去年底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她一直盼著念著開東大哥回家。大哥為這個新房子操碎了心,可惜他再也沒有機會住老家的新房子了。現在,大嫂和李娜又像保護開東大哥一樣,小心又小心地保護著老母親。她們想家了也不敢回家,恐怕讓老人察覺到蛛絲馬跡,還得挖空心思編出各種理由,讓老人知道開東大哥還好著。是啊,為了保護老母親,我們不能讓任何人把大哥去世的消息透露給老人,哪怕是無心的流露。如果讓老人知道了,對不起開東大哥,更對不起這位可憐的老人。

  開東大哥官職不高,身份不顯,可以說平平凡凡,為什麼大家對他那麼敬重,那麼關心,那麼留戀,那麼懷念呢?我想,大哥為人處事的品德品格已經給出了答案,大哥輝煌的人生經歷已經寫好了答案。

  開東大哥自幼聰慧,好學上進,作為家中的長子,在貧困的生活中早早地挑起了家庭重擔。青年時期,讀完高中就在鄉郵電局工作。他心系家鄉,服務百姓,為老家沂水縣泉莊鄉所有自然村架設了電線杆,讓父老鄉親家家戶戶用上了電,這是他為家鄉做出的第一個貢獻。1976年,他在沂蒙冶煉廠正式參加工作,靠著踏實肯乾的工作作風和過人的能力素質,從基層工人一步步乾起,一直走到企業中層領導崗位,先後擔任過廠團委書記、工會主席、廠辦主任、車間黨支部書記等職務。工作中,他認真敬業奉獻,關心職工疾苦,有著非常好的群眾基礎,在乾部職工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多年來,不管在哪個管理崗位,乾部民主測評始終名列前茅,曾獲得萊鋼優秀青年工作者、萊鋼優秀共產黨員和優秀黨務工作者,以及廠級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2011年,開東大哥退居二線後,又擔任萊鋼京劇協會副會長和萊鋼民樂團團長,充分發揮他擅長創編快板和歌曲創作的特長,專心研究他熱愛的京胡演奏和民樂排練,每年都率團在萊鋼工人文化宮及省市演出,並多次獲得大獎。他還利用自己的專長特長,深入社區農村指導基層樂隊排練,為音樂愛好者寫歌譜曲,深受青年朋友和廣大樂友的喜愛,成為遠近知名的『民樂老師』。

  我們追思追憶開東大哥,我們想念懷念開東大哥,毫無疑問是發自內心的。可在我的心裡一直都有一些疑惑,我想問問我自己,問問大千世界裡的我們。

  我們這一輩子有沒有為別人拼過命?我們雖然不知道開東大哥是否為理想和事業拼過命,但我們知道,大哥為他的家人親人拼過命,他拼盡了全部的力氣與病魔作斗爭,就是為了想好好活著,活著為老母親盡孝,活著保護和照顧他的家人。為家人拼命,同樣不失英雄本色,在我們心中就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我們在要求別人為我們做什麼的時候,想沒想過我們曾經為別人做過什麼?開東大哥一生都在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為別人著想,心中只有他人唯獨沒有自己,一生都在為別人奉獻和付出,從來不要求別人為他做什麼,而且他無論為別人做了什麼,從來不圖回報。心底無私天地寬,大哥的人生堪稱完美。

  我們與人相處時,總是期望別人善良些,我們是否做到了心存大愛、與人為善呢?開東大哥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在他的處世哲學中,始終秉承著『自己好著望著別人也好,自己不好也要望著別人好』的價值觀,從來不笑話別人,從來不為難別人,從來不說別人的壞話,從來都是對別人滿懷善意和祝福,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善良品格。

  我們人人都有家人都有家庭,我們是否做到了身體力行傳承優良的家風?開東大哥對老人孝、對子女愛、對自己嚴、對兄弟姊妹善、對鄰居朋友和,始終傳承和弘揚『善良、仁孝、誠實、厚道、篤學、進取』的優良家風,有著很強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從而成為一大家人的精神領袖。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都應該好好向開東大哥學習。

  我們心中是否也有一份熱愛,一直那麼篤定執著?讓人敬佩的是,開東大哥無論對工作還是對生活,都滿腔熱忱,無比熱愛,無論順境還是逆境,他都初心不改,執著堅定,砥礪前行。無論在什麼崗位,都深受領導信任,群眾愛戴,對他的工作和為人有口皆碑。他從小就熱愛文藝和音樂,始終刻苦學習,大膽探索,不懈追求,雖然不是科班出身,卻創造了驕人的成績。即便是有病了,他對熱愛的民樂事業,熱情絲毫未減,仍然堅持創作和排練,並熱心幫助有關單位和朋友寫歌譜曲,積極和樂友交流心得,在中國曲譜網上受到幾千人的關注,可以說樂友滿天下。任何輝煌和成就的背後,都有等值的艱辛。沒有熱愛,哪有激情?沒有付出,哪有收獲?沒有堅持,哪有成功?

  是啊,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我們不敢說開東大哥的去世重於泰山,但他生的真的很偉大很光榮。我們也都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也應該像開東大哥那樣,做一個高尚的人,做一個純粹的人,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做一個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人。

  逝者安息,生者如斯。生活還得繼續,我們都要好好的活著。唯願山河無恙,歲月靜好,祝願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身體安康,生活幸福,萬事順意,都能夠活成開東大哥所期、所盼、所願的模樣。

  開東大哥安息吧!我們永遠想念你、思念你、懷念你。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