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暖冬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1-29 字體:

崔向珍

  初冬時節,一樹一樹的黃葉紛紛凋落,天空的雁陣也很少見了。一場一場的冰雨飄過,北風越來越冷。母親喜歡吃的山楂已經過季了,賣山楂的越來越少。起了個大早,我開著車子,一連轉了好幾家菜場,好不容易發現了一個賣山楂的小攤子。

  這個小攤子擺在市場外的人行道邊,一些新鮮的山楂,在一個手縫的白色編織袋裡擁擠著,紅艷艷的山楂特別醒目。守在編織袋旁邊的老人,須發皆白,七十多歲的樣子。我蹲下身子察看,發現這些山楂個頭大小不均勻,果皮疤疤麻麻的,不像以前買的那些個頭大,皮色光亮乾淨。不好也比沒有強,我剛想問問價格,旁邊的幾個攤位突然亂了起來,賣水果的,賣蔬菜的,賣小糧食的,都熟練地把包袱四角聚攏,提起來扔進三輪車斗收了攤,瞬間功夫就跑得無影無蹤。只剩下一袋山楂,一個老人和我,愣怔在原地,看著兩個穿城管制服的小伙子停下車,徑直向我們走來。

  兩個小伙子走到跟前,蹲下來,笑瞇瞇地告訴老人,這裡不能擺攤。老人大概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麼,誤以為兩個警察同志要買山楂,只管對著他們笑,說這些山楂是自家院子裡結的,就是個頭小了點,不好看,但是很好吃,賣了換幾個饅頭錢,我一個人能吃好多天。

  兩個小伙子應該知道了老人耳朵不好使,也知道了老人的意思,他們不再解釋,一個拿起老人黑乎乎的杆秤,一個把編織袋掛在了秤鉤上。我們一起圍著秤杆,數了半天杆秤上的『星星』,又請教了老人,確認山楂總共是5點5公斤,現在市場價4塊5一斤,49元5角。兩個小伙子一邊說話,一邊掏摸各自的衣服口袋,總共也就湊了十幾塊零錢。我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問他們能吃得了這麼多山楂嗎?他們笑說,吃不了,吃了就倒牙。

  我說那你們還買這麼多?他們回答看著老人心疼,因為老人沒有攤販們常用的收款二維碼,也沒有臺秤,看到我們城管也不認識,純屬摘了山楂不捨得吃,換點生活費。這樣的老人很少碰到,我們幫一把伸伸手的事。

  聽完他們的話,我欣慰地笑了。當我對他們說,這些山楂我都要了的時候,他們反問我吃得了嗎,我說回家放了冰糖,煮一鍋糯軟酸甜的山楂罐頭,我那缺失了牙齒的老母親最喜歡吃。

  兩個小伙子開心地誇獎著我的孝順,把編織袋裡的山楂幫我裝到後備廂裡,一邊走一邊說著感謝的話。我把一張新版的50元人民幣遞給老人,老人抬起滿是皺紋的臉,對著明亮的太陽光翻來覆去地瞅了半天,又還給了我,他說沒見過這樣的錢,不敢要。

  我的口袋裡找不到第二張人民幣了,我只好帶著老人,到最近的一家超市,換了一張舊版的人民幣給他。老人又對著太陽瞅了半天,從棉襖內口袋裡費勁地掏出一個布包,把錢對折再對折放進去,又費勁地找出5角紙幣遞給我。我衝他擺手說不要了,他硬是不乾,把5角錢使勁地塞給我,再把他的布包裝進棉襖內口袋,使勁地按了按,提著杆秤,蹣跚著走了。

  回到家裡,我用小勺柄剜掉山楂果開花的部分,收拾乾淨,放上冰糖,煮了一大鍋。紅艷艷的山楂在鍋裡翻滾,紅艷艷的湯汁香氣四溢。我把山楂糖水裝進保溫桶,幸福地走在去母親小區的路上,想著老母親開心品嘗的樣子,我的心裡,靜悄悄地盛開了一朵暖暖的太陽花。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