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明水各級關工委助力鄉村振興見實招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0-15 字體:

  東北網綏化10月15日訊(王中興)明水縣關工委按照縣委『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強』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充分發揮各級關工組織和五老優勢作用,配合有關部門,助力鄉村振興收到了錦上添花效果。

  參與人纔培養。首先,明水縣各級關工委把立德樹人作為首要任務,注重從思想上引領,堅定青年致富信心。教育引導青少年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四個自信』,肩負起民族復興和鄉村振興的時代重任。組織1000多名五老在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法制觀念教育、紅色基因傳承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共召開報告會、座談會、演講、演唱會800多場,受教育青少年4萬多人次。其次,搞好科技培訓。該縣各級關工委認為,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他們從扶貧先扶技入手,幾年來,共舉辦培訓班和網上講課60多期,培訓青年2萬多人,使農村青年學到了種養加和特色養殖技術,學會了電商知識和技術,提高了科技素質和致富本領。縣畜牧局退休高級畜牧師張鳳雲和獸醫師遲連科夫妻,在城鄉定期舉辦技術講座,講授畜禽養殖、繁育和防疫等技術,有2萬多人受益,並幫扶和指導120多名青年養殖戶發展養殖業脫貧致富。雙興鄉雙全村老把式杜亞軍種植食用菌有豐富的技術和經驗,在他幫扶指導下,青年杜海濤發展食用菌產業,當年收獲6萬多元,現已發展10個溫室,7個大棚,生產平菇年收入34萬多元。在杜海濤帶動下,村裡成立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發展會員170名,70%是青年農民,年產值900多萬元,每戶均增收5萬多元,為農村開闢了一條新的致富途徑。

  助力產業發展。該縣各鄉鎮關工委注重增強青年致富造血功能,把開展精准扶貧和『十百千萬』活動、『學育奔』活動結合起來,組織青年農民積極投入產業發展。全縣組織1200多名五老參與脫貧攻堅,助力鄉村產業發展。

  從經營組織上扶持。共幫助青年建立新型經營主體40個,培養青年創業人纔240名。幫助青年發展產業解決貸款200多萬元,還幫助購進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解決生產急需物資。幫助引進生產項目、市場信息,擴大產業發展渠道,使青年迅速進入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興仁鎮興發村老黨員呂蘭雙,種植和發展笤帚糜子產業,經濟效益不斷攀昇。為了帶動村民致富,鎮關工委幫她建立了笤帚糜子合作社,使產品銷售到哈爾濱、大慶、伊春、湖北等地,並遠銷到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國家。她建起的扶貧車間,吸收150名農民進廠務工,並已脫貧致富。幾年來,在鄉村關工組織和五老配合扶持下,全縣青年現已創辦家庭農場85個,各類專業合作社50個,創建電子商務網站10家,培養新型職業農民360人,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從項目和產業上扶持。通達鎮關工委發揮五老人脈優勢,聯系到生產加工塑鋼門窗的門路,並組織青年創辦了門窗加工廠,安排4名青年就業,年收入近20萬元。該鎮關工委還組織五老通過各種關系組織青年外出務工,先後向大慶、哈市、滿洲裡、大連輸出勞動力300多人,實現收入350多萬元。育林鄉先進村老村長周祥臣,靠當生豬經紀人致富,創辦了生豬經銷合作社,發展會員260人,共投資182萬元,幫助65戶70%青年農戶發展養豬,均已脫貧致富。樹人鄉對面城村喬衛齊在鄉關工委幫扶下,創辦了網店,安排6名青年就業,並都開上網店過上了富裕日子。喬衛齊還主動義務為全縣青年培訓傳授電商知識,先後有280名青年受益,走上了致富道路。樹人鄉雙山村姜大星,回鄉在五老幫扶創業致富後,創辦了米稻加工廠、實體銷售店、淘寶店,共安排青年就業70多人,帶領合作社會員300多名,帶動周邊1000多名農戶和760名青年,邁進了富裕戶行列。

  開展關愛幫扶。該縣關工委協助有關部門,對特殊群體青少年開展了關愛幫扶工作。協調配合婦聯組織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加強兒童之家、假日學校、親情活動室、校外輔導站等陣地建設。動員五老和全社會愛心人士與全縣2050名留守兒童,開展了『手拉手』關愛幫扶活動,與60餘名兒童結成『一對一』『一對多』監護對子。動員99名『代理家長』,落實了兒童監護人責任。為留守兒童免除學雜費、書本費等部分費用。協調配合婦聯、共青團、工會等部門開展『春蕾救助』『金秋助學』等活動,共捐款30多萬元,資助40多名貧困生完成學業。動員社會各界為貧困生捐獻圖書、物資價值15萬餘元。

  參與鄉村管理。該縣各鄉鎮關工委組織五老積極參加鄉村農民理事會,參與鄉村鄉規民約的制定,重大事情的決策,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等。樹人鄉2019年建立了『一約四會』,即村規民約,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由在職教師、村民代表、五老組成。全鄉各村『四會』組成人員168人,其中五老佔50%。全鄉『一約四會』的建立,對遏制紅白喜事大操大辦,樹立文明節儉新風,健康科學生活方式,強化村民道德教育,提高禁毒禁賭意識,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鞏固脫貧成果。該縣關工委按照國家精准脫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組織各鄉鎮關工委積極參加了貧困戶精准脫貧的退出識別認定工作,達到貧困戶精准退出。經1173名五老幫扶,2249名貧困青年基本實現了精准脫貧。各鄉鎮關工委配合鄉鎮根據貧困戶實際情況,研究制定和落實了脫貧成果鞏固措施,從而做到了不反彈不返貧。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