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0月15日訊 ( 張亞欣 特約記者 金林 ) 今秋,慶安縣歡勝鄉萬畝大豆喜獲豐產,據精准測產普遍畝產達到500斤以上。為防止收割時產生『炸豆』現象,影響收成,鄉政府采取四條措施,全力保障顆粒不丟,受到種植戶的熱情點贊。
歡勝鄉是旱田種植大鄉,以種植大豆和玉米為主,但是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卻受挫,主要原因一是大豆產量低,二是收割時產生的『炸豆』現象,導致豐產不豐收。針對如何防止炸豆,今年鄉黨委政府采取四條措施,秋收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購買最先進的大型收割機。舊式收割機,由於舉架太低,阻擋秸稈豆夾,會造成『炸豆』而減產。今年鄉政府動員種植大戶和農業合作社,先後購進當代最先進的中聯、沃德、久保園聯合收割機9臺,有效避免了『炸豆』發生。
放置專用撓性割臺。為確保收割時不炸豆,政府還引導農戶在收割機上,增設扶倒器、放低器,搭建成撓性割臺,對那些倒伏的、雜亂的秸稈田,都安裝撓性割臺,收割時機器先進入倒伏農田,把倒伏的豆秧撓起伏正再收割,確保這樣的地塊不『炸夾』。
選擇最佳收割期作業。豆夾含水量一般在15%至25%之間,就不會發生炸豆現象。為確保在最佳時期收割,鄉政府派出專業人員,對高崗地、乾燥地測定含水量,對這些地塊選擇落日以後,降低溫度後再進行收割,也有力保障了不炸豆,提高了收入。對低窪地塊和河套地塊,雖然溫度相對較低,但枝葉茂盛時收割,也會產生『炸豆』,對這些地塊收割時,不可盲目搶在熱天收割,等到杆禿葉光纔進行收割,也收到較好的效果。
加裝閉式弓齒刀片。對收割的刀鋒必須做到鋒利快捷,對此鄉政府派出專業人員對割刀經常打磨,確保鋒利不鈍刀。同時對收割機還安裝了閉式弓齒刀片,也有助於快速收割不『炸豆』。
到目前,全鄉大豆收割穩步推進,已完成31%的收割面積,基本上確保了不『炸豆』,力爭做到顆粒不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