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0月11日訊 ( 邰子卉 劉洋 特約記者 蔣寶棟 ) 金秋九月,稻浪翻滾。9月23日,2025中國農民豐收節如期而至,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的濱北正大稻田公園裡熱鬧非凡,一場以『鄉村慶豐收稻浪頌小康』為主題的慶祝活動熱鬧啟幕。收割機轟鳴著穿梭田間,與農民的歡歌笑語交織成一曲豐收贊歌,為即將到來的新中國76周年華誕奏響序曲。
當日清晨,稻田公園內,大秧歌各代表隊踏著歡快節拍盡情舞動,扭出了新時代農民的精氣神,也點燃了現場的喜慶氛圍。隨著開鐮儀式正式啟動,農民代表接過鐮刀彎腰揮鐮,飽滿的稻穗應聲倒下,割下的頭稻被系上喜慶的紅綢,寓意著今年糧食豐收的好光景。
『看著這沈甸甸的稻穗,我心裡特別高興,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西南村村民楊艷說。
在北林區,豐收的喜悅不僅彌漫在稻田裡,更遍布在大豆、玉米等作物的廣袤田地間。
興福鎮作為全區大豆主產區和優質高蛋白大豆的重要來源地。全鎮15000畝大豆田長勢旺盛,在興福村村民陸春鋒的18?大豆田裡,一排排大豆植株挺拔整齊,飽滿的豆莢掛滿枝頭。
『今年我接著用大壟雙行密植技術,比小壟種植每公頃地能多收1000多斤。你看這豆子,籽粒飽滿得很,每公頃地預計能收6500斤左右。』陸春鋒說。
興福鎮依托北大荒集團等龍頭企業開展全程托管服務,打造了大豆產銷一條街,聚集了18家大豆收儲企業,年集散經銷優質大豆20萬噸。
秦家鎮的水稻種植也迎來了豐收的景象。在國家級水田示范區的嘉香水稻種植合作社展示區,飽滿的稻穗一望無際。合作社管理人員韓宇表示,今年合作社通過『惠農』APP和『五情』監測站,實現了對水稻生長的精准管理。
科技賦能讓秦家鎮水稻種植成效顯著。今年,嘉香水稻種植合作社5G智慧農業APP應用的水稻種植戶已達到786戶,訂單67500畝,可回收生產優質香米38000噸,2025年預計實現畝增收150元,智慧農業正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玉米田裡同樣一派繁忙景象。在寶山鎮立軍現代化合作社的玉米種植基地,粗壯的玉米秸稈上掛滿了金黃的玉米棒,顆粒飽滿、色澤鮮亮,盡顯豐收氣象。現代化籽粒聯合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田間穿梭,切割、脫粒、秸稈粉碎一氣呵成,高效的作業場景讓人眼前一亮。
『我們9月19號就開始收割了,比去年提前了10天!一天能收200到300噸,整個收割期預計20天內就能完成。』合作社經理馬春風介紹說,合作社使用的是國際主流的籽粒聯合收割機,和傳統機器相比,它能在田間直接脫粒,不僅大幅減少田間損失,還能降低成本,籽粒破碎率也特別低,效率優勢明顯。
據了解,今年北林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5.16萬畝,正朝著糧食產量22連豐的目標穩步邁進。北林區用實實在在的豐收成果,為新中國76華誕獻上了一份厚重的豐收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