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辛勤釀得百花香

來源:綏化日報 2025-10-13 字體:

——《歲月留痕》讀後

金恆寶

  郝玉棟的文學創作如同金秋時節一樣,碩果累累。我以秋光般的心情,閱讀了郝玉棟厚厚的文稿《歲月留痕》。這部文集囊括了多種文學樣式:散文、辭賦、詩歌等,可謂百花齊放,各展風采。

  郝玉棟從小生活在農村,兒時生活的經歷,為他積累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在散文《遠去的童趣》中,作者寫到了磨刀磨剪子的、鋦鍋鋦缸的、剃頭匠、貨郎等。過去的賣貨郎都是挑著擔子或推著小車,裝著針頭線腦、牙膏牙刷、肥皂、雪花膏等常用的生活用品。這一切勾起了人們對過去歲月的美好回憶。

  各花入各眼。多年來,作者對賦這種文體青睞有加。收錄在《歲月留痕》中的作品,賦的比例佔得很重。在《秋賦》中作者吟道:『且乃菊花燦燦,秋水湯湯;金風颯颯,玉露涼涼。應輪回之時序,感節令之風光;天地四時之變化,風雲四季之榮昌;亙古山河乎浩浩,大千世界乎茫茫。』這段文字擲地有聲,情真景真意真,既充滿浪漫色彩,又有藝術感染力。

  郝玉棟在《春賦》的結尾詠道:『願歲月不辜,期時光永駐。佑華夏吉祥,享春風惠顧。縱情為大地而歌,秉筆為春天而賦。』這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為時代而賦。

  人人通曉這樣的道理:一個淺薄的歌手,在舞臺上只能唱一首或幾首搔首弄姿的歌兒,而一個藝術全纔,可以承擔一臺晚會。對於寫作也是如此,《歲月留痕》中的一首現代詩《秋斕》,作者寫道:『你在輕輕地走/我在緩緩地游/你看看林中的楓葉紅啊/再看看野果笑的錦繡/秋風拂面/鳥兒啁啾/山花渲染/白雲飄柔/再聽那泉水向前汩汩的流/一起從春天走來/一起奔向多彩的秋。』讀《秋斕》一詩,我切實感受到了『詩有別材』這句話的現實意義。一種流動的意韻飄飄灑灑,撩撥起讀者的藝術情感,沈浸在美的旋律之中。說起詩,許多人會聯想到『靈感』。的確,詩與靈感是密不可分的,它們是一對孿生姊妹。所謂靈感,就是詩人對事物發生新的激動,突然感到的興奮,是詩人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詩只有借助形象思維,纔能產生持久的魅力。明代布衣詩人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體貴正大,志貴高遠,氣貴雄渾,韻貴雋永,四者之本,非養無以發其真,非悟無以入其妙。』

  縱觀《歲月留痕》,仿佛置身於文學百花園,郝玉棟用自己的辛勤釀出了百花的芳香。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