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卿
秋分這天早上,綏棱縣上集鎮稻香村土豆崗屯徐進寶就在倉房裡忙碌起來,看種蒜的溫度和濕度,准備苫冬儲種蒜的草苫子、棉被等。
稻香村農民種植紫皮四六瓣大蒜有百餘年歷史。寒地黑土種出來的大蒜肉厚、蒜味濃郁、大蒜素含量高,不但本地市場搶手,還成了黑龍江牡丹江、遼寧開原、山東金鄉等地『北蒜南移』的種子。
『800多畝小園大蒜,畝產2000多斤、蒜薹500多斤,今年全村毛收入超800萬元。』村黨總支書記李剛算的大賬挺喜人。他爺爺奶奶就是種蒜能手,父母種的大蒜年年不夠賣。
曾有兩年蒜的價格不好,好多家因費工時乾脆不種了。村乾部認為種植大蒜這個來錢道不能丟,村組乾部帶頭種,還給大菜園每個1000元、小菜園800元的補貼,村裡成立大蒜交易市場,並幫助外來商販集蒜成車,510個小菜園成了『聚寶盆』。
『早春下籽,初夏抽蒜薹,秋初起蒜,一畝地大蒜保守點說可賣8000多塊、賣蒜薹2000多塊。然後二茬種大蔥、茄子、大白菜或豆角,一畝地又能收入六七千元,二茬收入正好夠蒜種和人工費用!』村裡會計李永虎算起種大蒜細賬也頭頭是道。
『明年村裡在我家試種越冬種蒜和留選一代蒜子,脫毒後種蒜產量高、蟲害也小!』正在園子裡翻地的村副書記楊鋒說為大伙試驗賠掙都無所謂。
稻香村有10個村民小組,這裡靠努敏河種水稻出了名,小蒜頭又讓這個魚米之鄉的村,是窗戶外面吹喇叭名聲在外了。生發屯的董禮、大房子屯的李玉海、呂琴屯的劉玉明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蒜能手。村裡又投入100萬元建起了黑蒜加工廠,年烘烤黑蒜30多噸,產值近百萬元。
田野金黃時節來到稻香村,到處可聞到稻香和蒜香,遠處廣播裡傳來『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