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青岡如何借猛?象文化符號『出圈』?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28 字體:

文/攝 段洪偉 黑龍江日報記者 董新英

鎮館之寶


主題郵局

  

文創雪糕

  

  如果說每一個博物館都有鎮館之寶,那麼,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當屬一對猛?象象牙,長度分別為3.25米與3.5米。第四世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是『中國猛?象故鄉』青岡縣的文化地標。日前,在黑龍江省公布的『黑龍江省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十佳案例』評選中,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案例成功入選,是全省唯一一家縣級博物館入選。

猛?象文化符號『出圈』背後……

  與史前巨獸面對面,第四世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是媒介。青岡縣文物保護中心主任、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館長馬麗娟介紹,該博物館是全國唯一縣級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專題展館。『現在這是新館。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移址建設項目於2022年6月啟動,2023年4月初正式開工建設,佔地面積16115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384平方米,館內布展面積近3000平方米。2024年5月18日開館,免費對外開放。館內布展充滿現代科技感,一步一景,寓教於樂,全方位、多角度使用聲、光、電技術展示冰河世紀的奇幻,讓科學變得更有趣,讓遠古變得更貼近。』馬麗娟告訴記者,早在2014年,青岡縣就成立了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位於文化中心廣場西南角三四樓,由閑置小劇場改建,總面積1080平方米,展廳面積500平方米,共展出猛?象、披毛犀等完整化石骨架10具,駱駝、大角鹿、東北野牛等化石珍品84件。

  10餘年間,青岡縣注重挖掘『中國猛?象故鄉』這一文化符號,從舊館到新館,展陳面積擴大,展品也更為豐富。館內展品為青岡縣挖掘出土的第四紀古生物化石,種類豐富、數量巨大,其中以猛?象、披毛犀為代表的完整化石骨架26具,東北野牛頭骨100個,化石珍品84件和近4700件化石散件,幾乎再現了第四紀古生物群落的原貌。

  馬麗娟介紹,2016年,青岡受邀參加北京大學『首屆化石文化周』活動,展出的猛?象、披毛犀、東北野牛等實體真骨化石讓觀眾大開眼界。同年又走進人民大會堂推介青岡古生物化石。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成為北京大學化石保護研究中心青岡研學基地、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化石保護研究中心青岡研學基地。

中國猛?象故鄉,何以是青岡?

  青岡縣能夠打出『中國猛?象故鄉』的文化符號,原因是多方面的,來自專家和學者的權威確認是根本。

  『青岡縣猛?象化石賦存數量最多、保存度極高、出土地點集中,而且極有可能揭示猛?象死亡之謎,在世界同類同時期動物群記錄中首屈一指、全國罕見,是猛?象在歐亞大陸上最後的演化中心,是這一史前巨獸的最後樂園。』這是專家在青岡縣邀請國內權威古生物專家實地考察研究時的評價。

  經2007年至2012年第三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確認,青岡以猛?象、披毛犀為代表的第四紀古生物實體化石達32種,通肯河右岸已發現記錄在檔的古生物化石出土點40多處,每年出土化石散件近5000件,已出土化石數量在10餘萬件以上,古脊椎動物化石骨架達100多具。出土的猛?象、披毛犀、原始牛、普氏野馬等冰河時期古生物化石種類40餘種,形成了完整的動物群,種類之多,全國罕見。

  據介紹,青岡縣出土第四紀古生物化石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當時青岡縣蘆河鎮農民在修建宏偉水庫(後劃歸昌盛鎮)時首次發現猛?象門齒化石,此後在德勝、永豐、民政、迎春等12個鄉鎮陸續出土了大量第四紀古生物化石。

  2015年11月,黑龍江省區域地質調查所組成專家團隊到青岡縣進行地質勘測及化石保護性挖掘,短短3天時間,先後在德勝鄉英賢村化石保護核心區發現猛?象銼齒、象牙、王氏水牛角及頭骨等各類化石10餘種,青岡化石地質學術價值得到專家高度認可。這些古生物化石的出土,充分證實了距今1萬至4萬年之間,青岡縣是猛?象、披毛犀、王氏水牛等古動物繁衍生息的寶地。

  2016年開始,青岡縣加大工作力度,由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青岡縣人民政府共同組織舉辦化石調查評價項目諮詢會,誠邀多位國內頂級古生物專家實地考察、研究。

  2016年7月12日,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授予青岡『中國猛?象故鄉』榮譽稱號。2016年12月,青岡被評定為國家級重點古生物化石集中產地。2017年2月,青岡通過了住建部國家自然遺產專家委員會組織的國家自然遺產產地評審,青岡猛?象動物群化石被列入《中國國家自然遺產預備名錄(第二批)》。2018年,位於青岡縣德勝鎮的黑龍江青岡猛?象地質公園被批准授予國家地質公園資格,這是以猛?象、披毛犀等第四紀古動物群化石保護為主體,結合地層剖面、構造形跡等地質遺跡資源的綜合性地質公園。

主題郵局『遞』出地標明信片

  青岡縣深挖這一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館藏文物的文化元素和藝術價值,打出『研學+文創+旅游』的組合拳,以博物館的高質量發展豐富縣域經濟發展內涵。

  猛?象,這種冰河時代的傳奇巨獸,是人類早期洞穴壁畫和雕刻中的常客。它們起源於非洲,隨著氣候變冷,逐漸向北遷徙擴散到亞洲、歐洲和北美洲。它的演化故事就是一部跨越數百萬年的史詩,見證了遠古生物的出現和消亡。

  館內的互動體驗區讓游客和青少年快速了解相關知識,此外,還有可供線上同步參觀的VR數字雲展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冰河世紀的奇幻,讓游客跨越遠古,幸會猛?。

  在展館一層設立的『中國猛?象故鄉主題郵局』,開發了以猛?象為主題的文創產品,如化石模型擺件、古生物主題文具、科普圖書、文化衫、護照、冰箱貼、明信片、文創雪糕等,供游客選購,實現文化價值賦能經濟效益。這裡,也可以快遞出一張來自『中國猛?象故鄉』的明信片。

  為傳播化石文化、講好化石故事,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觀眾群體,設計推出了親子教育活動、學校團體參觀、成人講座、專題研討會等豐富多彩的教育項目,青岡縣第四世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年觀眾接待量從過去的2萬人次增長到8.2萬人次,其中青少年觀眾的比例顯著提高。同時系統的科普教育吸引了學校和社會團體的合作,成為科普教育基地。

  青岡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被國家評定為2024年度AAA級景區,新館自開館以來,截至目前接待游客近14萬人次,其中域外3萬餘人次。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