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綏化打造龍江旅游重要節點城市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09 字體:

生態、非遺、鄉村融合發力
綏化打造龍江旅游重要節點城市

 

  編者按:近期召開的全市旅游工作會議錨定了建設『龍江旅游重要節點城市』的宏偉目標,為我市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綏化坐擁『寒地黑土』核心生態資源,集『二山一水七分田』的自然格局與深厚人文底蘊於一體。這裡既有金龜山莊的生態盛景,亦有海倫剪紙等非遺瑰寶閃耀黑土文化魅力;從慶安萬畝稻田的壯美碧浪,到綏棱『紅魂綠韻』的文化底蘊,無一不彰顯著其獨特的吸引力。新征程上,亟需全市上下凝聚共識、銳意創新,深挖『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及獨特文化潛力,推動『非遺+生態+鄉村』多元融合,完善設施、提昇服務、創新業態,將『過境地』變為『目的地』,讓我市成為龍江旅游版圖上璀璨奪目的關鍵支點。

 

市市場監管系統雙線護航旅游市場

李欣桐 全媒體記者 許宏偉
 

  年初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以護航冬季冰雪旅游、夏季避暑旅游兩個『百日行動』為載體,持續強化旅游相關領域監管執法,全力營造規范有序的旅游市場秩序,為我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市市場監管局積極落實市旅游工作聯席會議關於旅游安全保障的部署,聚焦旅游相關特種設備重點領域,對游樂場所的游樂設施、滑雪場客運索道、賓館電梯等進行全覆蓋排查,整改問題隱患14個。同時,強化旅游景區及周邊食品安全監管,以景區及周邊飯店、食品銷售單位為重點,持續開展食品安全整治,整改問題隱患96個。此外,加強對景區周邊及沿線40家加油站、25家旅游商品經營主體的行政指導和提醒告誡,堅決杜絕制假、售假等違法違規行為。

  在維護旅游市場公平秩序方面,市市場監管局聚焦住宿、餐飲、景區門票價格,健全價格監測預警機制,針對未明碼標價、不規范明碼標價等違規行為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廣泛監測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抖音』『快手』等新媒體發布的旅游廣告,並對景區景點及沿線酒店、餐飲等市場主體的廣告發布情況進行12次檢查和行政指導。加強涉旅計量器具監管,檢定加油機、加氣機142臺,檢定出租車計價器6500餘臺。推動各景區景點建立『消費維權服務站』,促進消費糾紛源頭化解。圍繞游客需求,開展『你點我檢』進旅游景區、網紅打卡活動,快速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游客合法權益,並在重點景區景點發布5期涉及食品安全、價格、公平競爭等方面的消費提示。

  市市場監管局還深化與文旅等相關部門的協調配合,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有效打通信息渠道,實現信息互通共享。構建旅游市場主體信用體系,積極開展聯合執法,對高風險企業增加抽查頻次,對失信企業開展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聯合懲戒,針對『不合理低價游』、強迫購物、無證經營等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實施全鏈條打擊,形成了共建、共享、共治的旅游市場監管良好態勢。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1590人次,執法車輛679臺(次),檢查旅游相關經營企業1633戶(次)。

 

金龜山莊『全時段全業態』成區域文旅新地標

文/攝  全媒體記者  李欣楊

金龜山莊游客在荷塘邊打卡拍照
 

  在北林區與慶安、巴彥交界的綠野間,距市區33公裡的金龜山莊,詮釋著『四季可游、全域可玩』的生動內涵。這座107萬平方米的國家3A級景區,作為北林區唯一的四季游打卡地,正憑借全時段全業態的融合創新,成為區域文旅版圖上的活力地標。

  『一季一主題、一月一爆點』,金龜山莊的四季,各有各的熱鬧。

  春分剛過,37棟日光棚室便成了花的海洋。200多個品種、3000多株熱帶花卉舒展枝葉,6大品類10萬株蘭花悄然綻放,與30公頃山坡林地相映成趣。游客們或在露營部落搭起帳篷,或參與『踏青播種』『研學識苗』,在『桃紅櫻雪』間漫步……單日最高3000人次的客流,印證著春日的吸引力。

  盛夏的450畝水面上,20萬平方米荷花鋪展成綠海。連續5年的荷花節裡,『文化品鑒』『文藝演出』『荷塘秀美』等7大板塊好戲連臺。巨釜閣的『綏化第一鍋』咕嘟著農家味,自助廚房飄出飯菜香,圍爐小院裡笑語盈盈……夏季接待量佔全年45%,是游客對這份清涼的最好回應。

  秋日的37棟大棚裡,山野菜、食用菌、寒地果蔬輪番登場。『豐收學堂』裡,游客體驗采摘、學做農活。周邊農戶帶著土特產趕來,『銷售+直播』忙得火熱,農產品就地轉化率飆至80%。

  雪落時,山莊變身冰雪樂園。連續十年的『金龜山莊冰雪嘉年華』,已帶動50萬人感受冰雪樂趣。2024年亮相的亞洲首家4500平方米冰酒店,融入東北年味文化,成為游客熱門打卡地。

  『一步一傳說,一景一故事』,走進山莊的『民俗一條街』,蘭花基地的雅致、巨釜閣的煙火、千龜壁、金龜老祖的傳說串聯成線,文化的根脈悄然生長。

  體育賽事更讓山莊『動』了起來。2024年,中國·綏化首屆國際青少年越野滑雪短距離挑戰賽在此開賽,4國選手與國內8省健兒共逐雪道。2025年,歐亞國家青少年越野滑輪爭霸賽再掀熱潮,81名外國選手與170餘名國內健兒競技,『一月一賽、一季一會』的節奏,讓游客追著賽事來打卡。

  便利服務讓游玩更舒心。印第安帳篷區、荷花節大舞臺、全季露營部落陸續建成,『金龜一碼游』小程序整合了自助廚房預約、露營位預訂、賽事報名等10項功能,『吃住行游購娛』一鍵搞定。今年以來,105個域外康養團、16萬人次游客的到來,見證著山莊的吸引力。

  眼下的金龜山莊,正朝著更高目標邁進。按4A級景區標准昇級的軟硬件設施加速落地,培訓中心及配套設備將提昇服務能級,力爭2026年通過驗收。10公裡專業賽道已建成,『文體旅教』融合越野滑雪基地項目進入專家評審階段。『金龜十二時辰』短視頻聯動央視網、抖音等平臺推廣,全網話題量突破1300萬次。

  從春日花海到冬日冰宮,從民俗體驗到國際賽事,金龜山莊正以『全時段全業態』的創新實踐,書寫著文體旅融合的新篇章,朝著『區域示范標杆』的目標穩步前行。

 

慶安保安村打造農文旅融合『增收樣板』

特約記者 劉加明 全媒體記者 孫一博
 

  走進慶安綠鄉花田歡樂王國,這座佔地9萬平方米,集主題游樂、科普教育、休閑餐飲於一體,配套無動力樂園、水上樂園、智能民宿露營等特色業態的新式旅游景點,經兩年半精心運營,已成為『特色住宿+全域娛樂』的全齡段鄉村微度假標杆,累計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20萬元,直接帶動村集體經濟增收。

  近年來,慶安縣慶安鎮保安村因地制宜全業態發展,把農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不斷探索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等發展新路徑,以農文旅深度融合為核心,構建了保安村全業態融合發展新格局。

  『我們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打造多元化旅游載體,持續提昇旅游供給能力。』慶安文旅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保安村深化『旅游+』融合,通過深度挖掘本地農業資源、生態稟賦和文化底蘊,推動『旅游+』模式,實現三產聯動、互促共榮。『旅游+研學』賦能鄉村教育,依托園區資源開設植物科普、生態環保課程,讓孩子親近自然;『旅游+農業』拓寬價值鏈條,依托慶安鎮『城市農夫·有片田』私人訂制項目及一畝田園采摘園,推出香瓜、藍莓、蔬菜等采摘體驗,實現農業從『賣產品』向『賣體驗』昇級;『旅游+文化』彰顯鄉風魅力。舉辦元宵花燈節、豐收文化節、秧歌比賽等節假日文俗系列活動,促進城鄉文化交流,助力打造田園風光、歡樂體驗、生態康養的特色旅游,提昇區域知名度與美譽度。

  此外,保安村還同步推進基礎設施改造與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顯著提昇;冬季重點打造綠鄉花田冰雪嘉年華、望龍山滑雪項目,形成『四季有特色、全年可游玩』的業態格局,持續豐富區域旅游供給。

  慶安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化八個支部抱團發展模式,繼續踐行『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融合發展思路,依托慶安優質農業資源與本土文化特色,優化服務質量,持續優化交通、餐飲住宿等配套服務。對綠鄉花田、望龍山漂流、農耕體驗等現有項目,實施精細化管理與內容昇級,融入更多科技、文化及互動元素,延長產業鏈條,提昇游客體驗感與復游率。探索更緊密長效的聯農帶農富農機制,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村民,實現共同增收。

 

『黑土硒都』蝶變『好客之都』

文/攝 特約記者 姜立峰 全媒體記者 王宏妍

海倫四大坊民俗文化村游客在劃船
 

  近年來,海倫市錨定『全域全季、文旅融合』發展方向,以山水為脈構建旅游骨架,以文化為魂注入產業內涵,推動『黑土硒都』加速向『好客之都』轉型,旅游經濟實現跨越式增長。

  2024年,接待游客167.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3.4億元,佔GDP比重較2021年增長近10倍;2025年初以來,游客量已達154.1萬人次,收入3.12億元,同比增長15%,文旅產業成為縣域經濟新引擎。

  海倫市將旅游產業列為『書記工程』,編制《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構建起南北呼應、四季皆景的旅游版圖。南線以海倫河為紐帶,串聯福民『四大坊』民俗文化村、艷陽天花谷等節點,形成民俗休閑旅游帶;北線依托小興安嶺南麓林海,打造『十裡白樺映峽谷』的森林康養旅游帶。目前全市已建成8個旅游景區,含AAA級、AA級景區各1個,『花海融春、平湖戲雪』的四季體驗漸成品牌。

  海倫市深耕全時段產品供給,夏季推出大峽谷避暑、秋季打造森林賞景項目,冬季則以聯豐冬捕、冰雪汽車拉力賽激活『冷資源』。同時,深度挖掘多元文化,紅色文化方面,打造東山裡抗聯密營、雷炎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景點;非遺文化上,剪紙藝術館、北派二人轉展演吸引眾多游客;民俗文化通過『四大坊』民俗村等載體,讓游客體驗農事樂趣。

  『文旅+』融合催生出了海倫文旅新業態。國內首家縣級大豆博物館講述『黑土硒都』故事,冰雪服飾產業園、富硒伴手禮等推動『文旅+工業』,硒元素康養項目則拓展了『文旅+康養』的邊界。

  據悉,海倫市還投資2.71億元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昇級道路與基礎設施;通過央視『走進縣城看發展』等平臺擴大影響力,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一系列優環境提服務的舉措,正在讓『黑土硒都』的好客魅力持續綻放。

 

綏棱『一館五點』解鎖紅色文旅新體驗

文/攝 郭麗 特約記者 李磊 全媒體記者 陳俊杉

綏棱白馬石抗聯遺址
 

  在綏化的廣袤大地上,綏棱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不僅擁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更承載著厚重的紅色歷史文化。近年來,綏棱大力發展紅色文旅產業,將紅色資源與旅游深度融合,讓游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

  綏棱作為『國家二類革命老區』,是東北抗聯的重要活動區域,曾是三、六、九、十一軍西征會師地。在這片土地上,無數抗聯戰士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拋頭顱、灑熱血,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

  綏棱精心打造了『一館五點』紅色抗聯觀研路線。『一館』即系統陳列抗聯歷史的紅色歷史文化紀念館,全面展示了抗聯在綏棱的發展歷程。『五點』涵蓋了白馬石會師地等重要遺址,這些地方串聯起了綏棱的紅色脈絡,成為傳承紅色文化的精神坐標。

  綏棱紅色歷史文化紀念館內,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真實的文物,以及逼真的實景講解,將抗聯將士與當地百姓並肩浴血奮戰的故事娓娓道來。當年,綏棱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義無反顧地支援抗聯,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這些故事深深打動著每一位前來參觀的游客,使大家對那段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白馬石距綏棱縣城70公裡,位於四海店鎮,這裡森林環繞,四季景色宜人。1938年,抗聯第三、六、九、十一軍在此勝利會師,1939年年初,中共北滿臨時省委常委金策還在這裡主持召開成立西北臨時指揮部籌備委員會。如今,白馬石風景區已成為綏化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建設了風景秀麗的花海、順利會師的浮雕與牆上莊重的入黨誓詞一道,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緬懷先烈、感受紅色精神。

  綏棱林業局小火車也是當地紅色文旅的一大亮點。這列有著80餘年歷史的窄軌火車,曾經是木材運輸的『生命線』,如今華麗轉身,成為串聯生態與歷史的『流動博物館』。游客們坐在慢悠悠的綠皮車廂裡,不僅能欣賞到窗外如詩如畫的林海風光,還能聆聽導游講述黑龍江森工人在艱苦環境中堅守的故事,以及抗聯戰士的英勇事跡。

  在綏棱,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相得益彰,紅色文旅產業正煥發出勃勃生機。它不僅是對歷史的銘記與傳承,更是推動地方發展、造福百姓的強大動力。相信在未來,綏棱的紅色文旅之路將越走越寬廣,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