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彬 柳林
蘭西縣11個老區村大都處於偏僻山區,經濟基礎薄弱。對此,縣老區促進會會長王亞義持續加大宣傳老區力度,從而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全社會的關注,助推老區的發展創新。
王亞義深有感觸地說:『宣傳老區,這是我的使命擔當,也是職責所系。我任縣老區會長15年了,其實就是乾了一件事,為老區發展持續不斷地宣傳,只有這樣纔能得到更廣泛的關注,老區建設纔能創新發展。強化老區建設,只靠老促會自己唱獨角戲,什麼事情也乾不成。』因此,王亞義始終把宣傳老區當作首要任務,並以此為著力點和切入點開展工作,這一做法得到省和國家老區組織的認可,先後在國家新聞媒體以《乾什麼就吆喝什麼》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跡,老區建設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支持,連續12年榮獲『全國老區建設先進縣』榮譽稱號,王亞義也獲得全國『宣傳工作特等獎』『全省優秀軍休乾部』等稱號。
王亞義為老區宣傳造勢從不做虛功,為挖掘老區村紅色基因,他堅持一竿子插到底,上門入戶走訪調查,坐在炕頭,同老區群眾促膝談心,獲得第一手資料。他常年活躍在老區村,在基層搞調研幾乎佔了他工作日的一半,基層的調研材料記滿了8本采訪本,為此,他撰寫了30萬字的『蘭西紅色故事錦集』,書名為《彩虹在血花中閃爍》。為把黨管老區責任落實到位,縣委重新補充7個村定為革命老區村,落實14名縣級領導對口定位包扶老區村,縣政府在鄉村振興局專設老區辦公室,縣財政局設立100萬元資金作為老區建設基金,且確保專款專用,不得挪用。他親自動筆撰寫了6本宣傳老區的書籍,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
宣傳的目的就是要讓廣大群眾耳聞目睹老區的光輝歷程和創新前程。為此王亞義在全縣倡議成立了老區創新研討會、老區新聞報道組、老區回聲專題節目以及老區新貌街頭畫廊等。同時他還倡導在老區村創辦革命老區紀念館、紅色文化科研基地、紅色基因示范校。這些鮮活的宣傳載體,大大激發了基層和部門支持老區建設的熱情,基層創新的許多經驗得到國家老促會的高度重視。如何搞活基層紅色教育,老區村在全國老區新聞宣傳工作會議上,他作了典型經驗介紹;村創辦紅色基因示范校的經驗在全國推廣;縣婦聯動員全縣婦女開展的『老區鞏固脫貧成果,巾幗再建新功』活動,得到全國婦聯的首肯,把縣婦聯樹立為『全國巾幗建功先進集體』。去年全縣各部門支持老區項目建設達到2095萬元,今年又新落實1050萬元資金,全縣上下關注老區建設的熱潮方興未艾。
為加大老區創新發展的力度,王亞義親自到老區村建立聯系點,深入基層扶植典型,並走村入戶,敏銳發現群眾的創新經驗,加以整合推廣。從而使老區村在前行路上邁出鏗鏘步伐,在復興征程上連奏凱歌,不斷展現時代新圖景。蘭西鎮永久村黃崖子屯地處哈拉山南坡,由於受呼蘭河水的猛烈衝擊,山坡黃土暴露,形成特殊地貌,該屯成為國家風景區,被評為全省100個最值得去看的地方。村裡雖滿是自然生態景觀,卻忽視了文旅融合。王亞義住在屯裡幫助出謀劃策,先後建起景觀大道、水上樂園、民俗展館、喬家大院,並通過微信、抖音、快手等現代傳媒平臺,加大宣傳力度,讓這個屯成為旅游勝地。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同富裕,成為老區村面臨的課題,也是王亞義關注的重點,他先後總結了基層創造的『抱團奔富』『鄰居托管』『立戶特產』『改造生態』等一系列新鮮經驗,有力地化解了發展難題,使得每個老區村沒有一個返貧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