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8月13日訊 ( 劉軍輝 ) 自6月25日,北林區人民法院入駐北林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以來,一支由副院長帶隊,員額法官、法官助理及兩名專職人民調解員組成的專業團隊紮根綜治中心,牢固樹立『司法服務零距離』理念,大力開展便民利民司法服務工作,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截至7月28日,該團隊在此期間高效受理各類民事速裁案件27件,全部以調解方式圓滿結案,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一起跨越兩代人的民間借貸糾紛的妥善化解,生動詮釋了入駐工作的實效與溫度。原告冷某某與被告王某某的父母是親屬關系,在1996年至2012年16年間,王某某父母因生活和生產需要,陸續向冷某某借款累計超過6萬元。後因王某某父母年邁多病,失去償還能力。2021年,王某某作為子女主動承擔債務,並向冷某某出具欠條。然而,王某某後因生意受挫未能按時還款,冷某某無奈訴至法院。
案件受理後,面對王某某一度難以聯系的情況,調解團隊並未放棄。他們依托綜治中心平臺資源,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尋找,最終成功聯系到王某某。調解團隊秉持『法理情』相融的理念,經過多輪耐心細致地溝通與疏導,一方面釋明法律義務,一方面體察雙方現實困境。最終,冷某某深受觸動,自願放棄部分利息主張,與王某某就剩餘本息達成清晰可行的分期償還方案。一場延續多年的糾紛,在情、理、法的交融中得以徹底化解,既維護了法律尊嚴,也延續了親情情誼,實現了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一站式』服務便捷高效。區法院入駐綜治中心後,實現了司法服務的『一站式』辦理。群眾無需在法院和其他調解機構之間來回奔波,極大地節省了時間和精力成本。例如在冷某某與王某某的案件中,當事人在綜治中心就能完成從糾紛受理到調解結案的全部流程,真正做到了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多元解紛機制發揮實效。副院長、法官等核心力量靠前指揮,將專業司法服務直接送達群眾『家門口』,打通司法為民『最後一米』。區法院派駐的法官、助理以及專職人民調解員形成專業的調解團隊,與綜治中心的其他部門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多元解紛機制的優勢。在處理各類糾紛時,能夠綜合運用法律、政策、道德等多種手段,為當事人提供更加全面、合理的解決方案。
調解成功率顯著提昇。通過專業指導和積極調解,入駐綜治中心後的案件調解成功率大幅提昇。截至目前,已受理的27件民事速裁案件全部調解結案,有效減少了訴訟案件的數量,節約了司法資源,同時也使糾紛得到了更徹底、更和諧地解決,真正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北林區人民法院入駐綜治中心,是司法為民理念的生動實踐,是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一環。它不僅大幅提昇糾紛化解的效率和可及性,更將司法的嚴謹專業與調解的溫情靈活有機融合。唯有持續強化機制創新與效能提昇,不斷疏通堵點、突破難點,方能使這項民心工程行穩致遠,讓公平正義的陽光,透過綜治中心這一窗口,更加溫暖、及時地照耀在每一位群眾的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