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退役軍人郭武用擔當續寫忠誠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7-23 字體:

從『橄欖綠』到『志願紅』
退役軍人郭武用擔當續寫忠誠

全媒體記者  陳俊杉

  清晨的陽光灑在青岡縣『橄欖綠』退役軍人志願服務隊的旗幟上,郭武正帶領隊員們整理慰問物資。這個穿著志願服務紅馬甲的80後,眼神裡透著軍人特有的堅毅。從武警部隊的『橄欖綠』到志願服務的『志願紅』,從保家衛國的戰士到服務社會的志願者,郭武用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誓言。

把青春獻給國防

  18歲的郭武,在父輩的影響下穿上軍裝,成為武警部隊的一名新兵。『當兵就要當尖兵』,這是他給自己立下的規矩。在部隊的日子裡,他每天比別人早起一小時練體能,晚上加班鑽研專業技能,很快在同期兵中脫穎而出。

  『寶劍鋒從磨礪出』,他在多次技能比武中奪冠,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還被評為黑龍江省武警總隊優秀專業兵、全國武警部隊優秀技術標兵,榮獲武警部隊優秀士官人纔獎。這些榮譽背後,是數不清的汗水——在零下20攝氏度的訓練場練習戰術,在暴雨中完成應急演練,在深夜的值班室鑽研裝備原理。『軍人的使命,就是時刻准備著』,郭武說,軍營教會他的不僅是技能,更是『擔當』二字的重量。

讓『橄欖綠』融入鄉土

  2019年,郭武轉業回鄉。面對全新的環境,他把部隊的作風帶到地方:『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為了讓擁軍優屬落到實處,他挨家挨戶走訪商戶,說服50餘家餐飲、醫藥、汽車服務等領域的商戶加入『社會化擁軍聯盟』,推出針對現役軍人、退役軍人的專屬優惠。『軍人們保家衛國,我們就該讓他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尊崇。』郭武說。這些商戶的優惠活動,讓青岡縣的擁軍形式從『政府主導』延伸到『社會參與』,溫暖了無數軍人家庭。

  國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他協調武裝部為民主小學捐贈會議桌,自費為昌盛鎮中心小學(八一愛民學校)送去十大英模掛像,還把自己的軍功章、獲獎證書捐給學校展覽。『看到孩子們圍著軍功章問這問那,我就知道,崇軍尚武的種子在他們心裡發芽了。』郭武笑著說。如今,他成了這所學校的國防教育輔導員,每周都來給孩子們講軍營故事。

  為了讓政策紅利惠及更多人,他鑽研新媒體技術,在各類平臺發布現役、退役軍人政策法規90多條,『政策講明白了,大家心裡纔亮堂』,這是他做宣傳工作的初衷。

把退役軍人當親人

  『郭書記,我這病又犯了,真是沒辦法,家裡實在橕不住了……』電話裡,退役軍人劉長青的聲音哽咽。郭武放下手頭工作,買了米、面、油並帶著慰問金趕過去,臨走時還塞給劉長青一張寫著自己電話的紙條:『有困難隨時找我。』後來,劉長青特意送來一面錦旗,上面『為民解懮辦實事、心系老兵盡職責』12個字,道出了老兵的心聲。

  這樣的事,在郭武身上很常見。退役軍人王少峰下崗後生活困難,他跑部門、查政策,幫著申請到2萬元補助金;轉業志願兵蘇平仁因工齡計算問題遲遲無法退休,他帶著材料跑了6個部門,找檔案、查記錄,終於幫老人解決了難題。『退役軍人的今天,就是現役軍人的明天。』郭武常說,『服務好他們,就是築牢國防的根基。』

用奉獻續寫擔當

  在青岡縣興華鎮平心村,農戶李大爺看著修好的農機具露出笑顏:『郭隊長不光幫我修好了拖拉機,還檢查了電線,這下春耕不愁了!』郭武帶領志願服務隊到村裡開展志願活動,31個損壞的電力設施被修好,180餘份政策手冊送到農戶手中。

  這只是他帶領服務隊開展的300多次活動中的一次。從走訪抗美援朝老戰士、為困難退役軍人送慰問品,到哈爾濱全國濕地鐵人三項比賽中頂著烈日值守,再到設立青岡縣首家家庭志願基金引導孩子參與公益,郭武的腳步從未停歇。服務隊累計服務時長超12000小時,他個人志願服務時長突破1300小時,成為五星級志願者。

  在公益的路上,他走得更遠:累計獻血3600毫昇,加入中華造血乾細胞庫,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還和隊友為紅十字會捐款4738.9元。『能為別人做點事,心裡踏實』,這個不善言辭的漢子,用行動詮釋著『奉獻』的含義。

  如今,郭武的軍歌依然嘹亮。從軍營到地方,從『橄欖綠』到『志願紅』,他用多年軍旅生涯錘煉的擔當,在志願服務的戰場上續寫著忠誠。他帶領的服務隊裡,越來越多退役軍人加入進來,他們像一束束光,照亮了青岡縣的大街小巷。

  郭武說:『只要軍歌還在心裡唱,哪裡都是戰場。』這句話,是他的初心,也是他永遠的擔當。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