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7月22日訊 ( 郝續仁 ) 近日,武警綏化支隊邀請親歷戰場的老兵、紮根崗位的前輩、深耕歷史的講解員等10位代表,分赴10個基層單位開展『十對十』傳承活動,通過面對面的對話、心與心的碰撞,讓戰斗精神跨越時空,在青年官兵心中落地生根。
『當年我們在陣地守了七天七夜,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沒有一個人後退……』99歲的抗美援朝老兵李雲祥握緊拳頭,將那段浴血奮戰的歲月娓娓道來,在場官兵早已眼泛淚光。『戰斗精神就是明知道難贏也要拼到底的血性,是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的擔當。』講到這裡,老人聲音哽咽。參加過抗美援老和對越自衛反擊戰的4名老兵分別走進4個基層中隊。盡管故事各不相同,卻都指向一個答案:戰斗精神,是血與火淬煉出的鋼鐵意志。
支隊還將課堂搬到了歷史紀念館,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官兵們重溫了抗聯部隊西征的崢嶸歲月。講解員指著展櫃裡的刺刀和步槍,講述了抗聯戰士在極端惡劣條件下,如何突破敵人封鎖、堅持游擊作戰的故事。參觀結束後,部分中隊還邀請了義務講解員,圍繞『烽火歲月·賡續血脈』這個主題向官兵們生動講述了那段發生在當地的抗戰不屈史。
支隊政治委員崔琳琳參加活動後感慨道:『歲月更迭,但衝不淡硝煙深處那些英勇無畏的戰斗身影與感人至深的戰斗故事。當泛黃的記憶在親歷者口中被重新喚醒,歷史便不再是一串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溫度、有呼吸的生命回響。』
這場跨越時空的『十對十』活動,沒有華麗的形式,卻讓戰斗精神有了更生動的注腳,不同年代的軍人故事共同勾勒出了一幅『敢戰、善戰、勝戰』的精神圖譜。同時也讓青年官兵明白,紅色基因從不是博物館裡的陳列,而是流淌在血脈中的力量;戰斗精神也從不是歷史的回響,而是要在每個時代書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