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劉加明 張自峰
5月8日,走進慶安縣唯田冷鏈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裝載『唯唯小田』瞬凍鮮生玉米,發往北京、大連、江蘇、廣州、深圳等省市,讓北緯46°的田野芬芳跨越時空走向千家萬戶的餐桌。
『唯唯小田』瞬凍鮮生玉米為香甜糯型玉米,成熟期從田地裡采摘,緊急去葉子後,塑封包裝直接瞬間凍眠,保持最原始的新鮮,這個始於玉米地的『鮮味保衛戰』,從黑土地到餐桌,用『瞬凍魔法』,鎖住玉米的鮮甜生命力,正在改寫行業規則。
莫斯科國立工業大學博士梁馨月介紹,當玉米收獲季節,每天清晨五點,慶安的玉米地裡還凝著露珠,采摘工的手指輕輕拂過飽滿的玉米穗,穗尖的金色須子掃過掌心,癢酥酥的觸感仿佛能直通味蕾。這是唯唯小田鮮生玉米的起點——不是流水線的冰冷商品,而是一場關於土地、時間與科技的溫柔博弈。
在這裡,被誤解的『鮮』,正在被重新定義:傳統冷凍玉米常陷入兩難,急凍雖快,卻暴力破壞細胞壁,解凍後口感如嚼木屑;慢凍保水,卻難逃微生物繁殖,營養在漫長等待中流失。
『唯唯小田』選擇第三條道路——『瞬凍技術』,技術的靈感源自動物的冬眠智慧:當生物進入瞬凍狀態,細胞活動近乎停滯,卻能在解凍後瞬間復蘇。從天然成分中提煉出的『瞬凍液』,最低溫度可達到-35℃,讓玉米在40分鍾內完成『休眠式凍結』。
這種細胞壁完整保存帶來的爆破式口感,被稱為『舌尖蘇醒』的體驗,正在顛覆人們對冷凍食品的認知。作為慶安本土成長起來的技術型農業企業唯田冷鏈科技深知:保鮮不是與時間的對抗,而是與生命的共舞,做食品保鮮的『破局者』。
據了解,唯田冷鏈科技,是投資1.3億元的招商引資企業,其成立於2023年5月,是一家專注於瞬凍產業技術推廣與冷鏈產業園區建設開發的科技企業,年設計儲存能力1.2萬噸以上,12個梯度溫區構建起食品保鮮的『時空隧道』。現有一條瞬凍食品生產線,去年9月投入生產,每天可加工10萬穗瞬凍玉米。今年將再上兩條加工生產線。
在慶安鎮保安村經濟合作社的賬本裡,數字講述著更生動的變革:2024年通過與唯田冷鏈科技簽訂訂單,種植面積達到1600畝,不但帶動農戶增收200多萬元,還解決當地200餘人就業。這種『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閉環,正催生新型農業生態。
今年,合作社基地的玉米種子、肥料、技術全程由唯田冷鏈科技提供,采用生物菌包衣玉米種子,從甜糯黏玉米種子開始,實行綠色有機,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讓客戶吃上健康安全食品。
站在瞬凍科技冷鏈物流園區,梁馨月描繪著企業藍圖:集玉米、蔬菜、豬牛羊肉等農牧漁產品的瞬凍儲藏及果蔬類冷藏於一體,正建設的綜合服務平臺和垂直孵化器,將整合供應鏈金融、區塊鏈溯源、智能溫控物流等模塊,與國內知名大型電商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未來對當地綠色農產品代收、代儲、代運、代銷。
隨著『電商平臺+金融服務+全冷鏈物流』體系的完善,唯田模式將復制到牛羊肉、漿果等領域。從黑土地成長的科技傳奇,正在重構人們對『新鮮』的認知邊界。當北上廣深的消費者撕開真空包裝,咀嚼到帶著晨露清香的玉米粒時,這場靜默的農業革命已然跨越山海,在舌尖綻放出黑土地沃野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