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5月14日訊 ( 特約記者 劉加明 張自峰 ) 自2022年3月獲批全國水稻制種大縣以來,慶安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持續深化種業振興戰略,3年間實現審定品種數量、制種規模、企業主體『三突破』,全縣自主培育水稻品種推廣面積由30萬畝提高到60萬畝,較獲批前實現翻倍增長,佔全縣水稻種植總面積的46%。
審定品種爆發增長,創新體系日臻完善。在農業農村部批復制種大縣後的三年裡,慶安縣水稻品種審定工作駛入快車道,共計審定水稻品種48個,佔比全縣水稻審定品種51%。至去年底,全縣具有育繁推水稻企業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和源昇河寒地水稻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構建起『雙核驅動』的育繁推體系,已審定水稻品種95個。其中,北方綠洲稻作研究所88個、源昇河寒地水稻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個。慶安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表示,全縣現已形成『企業主導研發+科研院所協同攻關+制種基地配套』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模式,品種研發周期較傳統模式縮短40%。
制種版圖持續擴張,產業集群效應凸顯。統計數據顯示,水稻制種面積從2022年的10.5萬畝穩步攀昇至2024年的13.25萬畝,預計2025年將達到15萬畝規模。縣域制種企業數量從3家增至7家,帶動建設標准化制種基地8個,形成覆蓋種子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條。目前全縣年制種能力突破5000萬公斤,可為1000萬畝稻田提供優質種源。
明星品種閃耀全國,市場競爭力顯著提昇。在第11屆全國粳稻產業大會上,『龍慶稻』系列再創佳績:龍慶稻1號以食味值86分的優異成績蟬聯全國口味評選一等獎;龍慶稻3號在2017年被評為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主栽品種,累計推廣在500萬畝以上;2018年龍慶稻2號和龍慶稻5號被評為黑龍江省第四積溫帶主栽品種;2021年龍慶稻8號全國種植面積排在全國前十,累計推廣面積1000萬畝;慶源45粒型好,食味值84,是近期全省乃至內蒙古搶手繁育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