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明水 春日稻田繪新圖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5-09 字體:

文/攝 林倩倩 特約記者 孟維欣 高偉

  當前正是水稻播種育苗生產的關鍵時期,連日來,明水縣的稻農們借助天氣晴好、氣溫回昇的有利時機,掀起了水稻育苗熱潮,為全年糧食豐收築牢根基。

  記者走進繁榮鄉自興村水稻育苗基地,40棟水稻育秧棚鱗次櫛比,大棚外,運輸農機穿梭,15名工人正在搬運育苗所需的基質、種子等物資。溫室大棚內,一臺臺播種、覆土一體化智能機器正在高效運轉,播種機均勻撒下稻種,隨後完成表土覆蓋,機械化作業體系,不僅大幅提昇了育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更確保了秧苗質量。

  『今年我們購買了優質水稻種子1.67萬斤,能夠育苗約6萬盤,夠1300畝稻田使用。育苗全部采用智能覆土下籽一體化機器,搭配水稻乾籽,出芽率可以提高20%,水稻更抗倒伏,7天左右出苗,在大棚培育30多天,5月中旬左右就開始移栽插秧,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種植大戶張平說。

  水稻播種育苗新技術的推廣,不僅讓種植戶告別了『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模式,實現了『省工省時、節本增效』的生產變革,讓不少農戶走上了致富增收的『新稻路』。

  秧好一半稻,苗好七分收。『智慧催芽』讓科技賦能助力春耕。近年來,明水縣積極探索智能化農業發展路徑,通過智能化催芽系統,不僅大幅提高了水稻種子的出芽率,還有效解決了農民在自行催芽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走進光榮鄉佰軍智能化催芽基地,一片忙碌景象映入眼簾,工人們正忙碌地對種子進行裝袋,一袋袋種子整齊排列正在等待上水催芽,一個周期7天能催芽種子約20萬斤,輻射附近的鄉鎮及周邊的市縣使用。

  『我家今年預計種植水稻120畝,播種育苗1300斤,采用的水稻種子提前進行了恆溫催芽,不僅將出苗時間縮短至4天,而且使用智能機器後下籽量更精准,種在地裡就安心等待出苗就行了,心裡非常踏實。』樹人鄉利金村農戶李連發滿臉笑意,對恆溫催芽技術贊不絕口。

  在農業生產中,不僅選種要好,種植技術同樣至關重要。為了讓農戶吃下『定心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技術人員將『知識課堂』搬到了大棚,圍繞選種育種、水肥管理等核心環節,開啟了一場全方位、沈浸式的技術指導。農技人員仔細察看每塊田的土壤狀況,針對浸種催芽、播種密度等關鍵要點,為農戶答疑解惑,給出了專業建議。讓農戶們對水稻種植充滿信心,保障春耕生產順利進行。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據了解,今年明水縣預計種植水稻6.2萬畝。下一步,明水縣將持續發力,加強對備春耕工作的精細化管理,科學推進農業生產各環節,確保全年糧食豐產豐收。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