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智慧農業』賦能慶安插秧季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5-07 字體:
科技園區稻苗整齊

 
插秧

 

  東北網綏化5月7日訊 ( 崔倩寧 特約記者 張自峰 )        4月29日,在慶安縣久宏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一臺臺無人駕駛插秧機正在廣袤的田野上作業。作為中國綠色食品之鄉,慶安縣開始進入插秧季,用一場『無人化』春耕生動演繹著現代農業的新圖景。

  『看這秧苗長得多壯實!最早培育的一批已經有三葉一芯了。』在基地的聯體育秧大棚內,翠綠的秧苗透露出春日的生機與活力,農戶們忙著將一盤盤秧苗卷起。苗好七分收,慶安縣農戶王廷富介紹,通過采用『超早缽育』技術、智能化浸種催芽、工廠化集中育秧,育苗期提前了10天,搶回了寶貴的積溫,提早了插秧進程。農戶將打包好的秧苗運送到大棚門口,運苗無人機已早早等候,將秧苗精准投送至作業地塊,一改傳統的『車拉人扛』的運苗方式,不僅速度快,還節省了人力。

  『不用人工駕駛,規劃好路線後,插秧機就會插秧、轉彎,插秧機上只有一名農戶負責觀察機械運行情況和秧苗情況,及時補充秧苗,田塊作業全部交給無人駕駛系統,作業快慢一致、深淺一致、株行距一致,質量高、標准高。』田間作業的無人插秧機群格外引人注目,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示范應用負責人徐英偉介紹,這些插秧機通過改造,原來需要兩個人乾的活,現在一個人就可以進行作業。另一方面,北斗導航的高精准定位,誤差達到厘米級,實現了標准化的壟間壟距種植,提高生產力和科技化水平,為高產穩產奠定堅實基礎。

  慶安縣持續加強智慧農業建設,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推動智慧農場信息與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應用示范基地落地慶安縣,雙方共同建設智慧農場,借助哈爾濱工業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獲批的國內首個農業領域大模型『天工開悟』,融入智農伴飛平臺4.0多智能體決策平臺,配套地塊分割、種植結構提取、長勢監測、病蟲害識別預警、氣象災害預警等一系列先進農業專有算法模型,為農業生產提供精准的決策支持,實現農業種植智能化閉環管理。

  慶安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於文旭介紹,智慧農機改造應用是雙方共建智慧農場邁出的第一步,目前全縣智慧農機數量達到600餘臺(套),示范推廣面積達到10萬畝以上。接下來,雙方將不斷完善和推廣人工智能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進一步擴大示范基地規模,讓更多的農民感受到科技力量的支持。同時,探索在農產品加工、銷售等環節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實現農業全產業鏈的智能化昇級,打造慶安縣獨具特色的智慧農業品牌。

  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從『經驗種植』到『算法決策』,慶安的春耕實踐生動展現了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無限可能。在這片孕育希望的黑土地上,創新動能正轉化為糧食穩產增產的堅實底氣。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