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紀實
□ 特約記者 於洋 鄒建宇
『采購完新的農機設備,今年種地更有底了,乾農活還是得靠這些大農機。』備春耕時節,肇東市尚家鎮鴻儒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內,理事長薛鴻儒高興地向記者介紹,合作社今年新采購了拖拉機、播種機、大型鎮壓器等農機設備,今年計劃擴大種植規模,比去年提前一周開始做春耕准備。
經過多年發展,肇東市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為主要形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為推動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肇東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全國產糧大縣,有合作社2027家、家庭農場1819家。
作為糧食安全的踐行者、農民致富的引領者,肇東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的生產方式,走出了一條具有肇東特色的新型農業發展之路。
『耕、種、防、管、收』一體推進,高產更高效
糧食單產提昇工程離不開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
『我們成立了巨成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全村1.1萬餘畝地在村集體合作社實行集中托管,「耕、種、防、管、收」一體式推進,去年畝產在2000斤以上。』向陽鄉巨成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劉堂生向記者介紹。
巨成村不管是從備春耕物資,還是利用農機具種植,規模化模式都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有了規模化基礎,這樣還可以和糧食收購企業談合作,謀求更高收益。此外,實行托管後還可以釋放出多餘農村勞動力。去年,在土地托管後,巨成村一部分村民選擇在合作社務工,另外一部分村民選擇了外出務工。
『以前種地是自己給自己打工,辛辛苦苦一年,要是遇到極端天氣,一年白忙乎。現在挺好,有合作社給我們兜底。』巨成村村民李艷軍說。
近年來,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肇東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肇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肇東市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在全市20個鄉鎮實施玉米單產提昇工程,高標准落實20萬畝『水肥一體化+大壟雙行』技術。去年,肇東市糧食產量達到37.2億斤。五裡明鎮東昇村玉米單產提昇示范田畝產更是達到2082.6斤,連續兩年摘得全省冠軍。
『科技+綠色農業』,有產量更有生態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先進生產要素集聚,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
在位於東昇村的中國農業大學肇東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永正帶著學生對黑土地進行測量。『我們的試驗田黑土層比較薄,大概只有25厘米,黑土地保護迫在眉睫。』陳永對著土壤剖面標尺剖析土壤層次劃分。
推動與院所合作,提昇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是肇東市鼓勵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主要措施。2021年10月,中國農業大學在東昇村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設立肇東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給我們帶來了先進技術,過去我們合作社采用傳統種植模式,雖然有現代化大型農機具助力,但是玉米的產量還是不盡如人意,現在畝產已經連續兩年突破2000斤。』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說。
肇東市還推行綠色種植模式,充分發揮寒地黑土優勢,制定實施嚴格的農藥化肥減量計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行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農業發展模式,提昇農業生態效益。
『肇東市近年來在推行綠色種植的同時,也為合作社、龍頭企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效益。比如,在定制農業上幫助具備規模和實力的龍頭企業尋求國內外中高端消費市場。』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范秀剛說。
智慧農業,會種地更『慧』種地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普及,肇東市積極引導農業經營主體購置農業物聯網設備,應用智能化技術,助力智慧農業昇級,降低生產成本。
在尚家鎮肇東市茗碩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傳統農業正逐步向智慧化轉型,導航系統已經應用於農機上,種地實現了無人駕駛。
『我們合作社新購置的拖拉機都安裝了無人駕駛導航系統,夜間也能作業,效率提昇30%。此外,播種機還安裝了電控電驅系統,使得播種更加精確,省去多餘的鏈條,方便維修,大幅節約了時間和經濟成本。』合作社理事長張春喜介紹,『以前導航系統只能走直線,現在曲線也能跑了,智能系統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不斷完善。今後,合作社還會繼續引進高科技裝備。』
在肇東市,智慧農業在低空經濟方面的應用更是迎來了高潮。范秀剛介紹,去年全市不少種植合作社紛紛引進植保無人機開展作業。無人機進入農業領域後,大大提昇了作業率,每畝節省人工費10元,一臺機器每天可以完成1000畝的作業面積。植保無人機可以對除草、噴藥、施肥等生產需求實現快速響應,特別是當有蟲災出現,它能24小時作業,克服自然環境的束縛,應急能力更強,更方便快捷,有助於減少蟲害損失,從而增加收益。
『隨著技術昇級,一些高科技不斷應用於農業生產中。最明顯的感受是「三降三昇」:降成本、降風險、降勞力,昇效率、昇收益、昇信任。』肇東市農機事務中心生產科科長范秀勇說。
接下來,肇東市將繼續以加強高質量智慧農業發展為目標,示范和推廣『互聯網+』、農業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加強與農業科技服務公司、相關院校的產學研對接合作,努力實現農業生產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豐收,為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