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2月21日訊 ( 特約記者 鄒建宇 全媒體記者 李欣楊 ) 新春剛過,年味還沒散去,肇東市備春耕工作已忙碌開展。2月12日,記者來到肇東市雙麗專業農機合作社,一陣陣金屬的碰撞聲傳來,檢修人員正拿著專業維修工具對場地內的大型農機具進行檢修。
『春節前,我們就開始聯系農資廠家,從價格、質量、服務等方面進行比價,選取品質最優、價格最低的種子、化肥,相信春耕選良種一定能給我們帶來好光景。』合作社理事長宋繼龍介紹。
搶前抓早、提前部署,打好春耕生產『第一仗』。2月10日,肇東市召開了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從種子品種引入、種子市場監管、農機設施整備等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各涉農部門提前部署,科學制定春耕生產計劃,確保農資供應充足、農機檢修到位、技術指導到田。各農資企業調運種子、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確保春耕物資供應充足、價格穩定。
『去年肇東市糧食總產量達到了37.2億斤,為保障糧食安全,今年我們搶前抓早備春耕,目前我市春耕生產主要采取的措施是突出「三早」謀劃:制定早、春耕物資准備早、技術培訓早,加大政策支持、科技助力春耕,力爭今年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繼續扛穩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大使命。』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范秀剛介紹。
除肇東市雙麗專業農機合作社外,肇東市其他種植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也都趕早紛紛行動。記者在肇東市尚家鎮紅光村化肥經銷點看到,村民呂志春正在將選購好的化肥一袋袋裝車,為春耕生產備好物資,『年前(種)籽兒我就訂完了,今天這不是來選肥了嗎,鎮上的和大隊的技術員來幫我們選籽選肥,我們使著挺放心的。』呂志春說。
肇東市尚家鎮農業技術人員與村裡的農戶提前溝通,並在現場向農戶們傳授選肥經驗、解釋成分指標,確保他們能買到質優價廉的化肥產品。『今年我們播種面積增加到5000多畝土地,由於種子、化肥需求量大,我們在備春耕時間上也比去年提前了很多。去年12月份就在鎮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陸續將種子化肥訂購完畢,並采取隨用隨發的運輸方法,直接運輸到田間地頭,大大節省了我們的儲存成本。年前我們又新訂10臺套的大型農機,明後天也陸續到場了,確保不耽誤春耕生產。』肇東市鴻儒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薛鴻儒說。
從去年秋收後,肇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就開始緊鑼密鼓籌備種植業農技人員技術培訓。培訓人員包括市內22個鄉鎮的農業站長、種植合作社理事長、種植大戶等,采取講座、網絡傳播、村集體學習等方式,對種子品種選育以及其他春耕物資選擇、病蟲害防治、肥料的科學使用、黑土地保護等知識技術系統性教學。『希望通過我們的培訓,讓農業種植者規避以往在農業生產中發現的問題,學會用科學的方式方法選擇新品種、新肥料、新機械,使得生產高質高效。』肇東市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主任王海亮說。
據悉,肇東市目前儲備入庫化肥16.3萬噸、農藥284噸、種子0.97萬噸早在春節前就緒,全市農機具42817臺(套),其中拖拉機19917臺,農具22900臺,截至目前檢修率達到80%以上,預計在3月25日全部達到備耕狀態。
近年來,肇東市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依托中農(肇東)實驗站平臺,強化與中國農業大學、省農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發揮寒地黑土優勢,擴大綠色生產基地規模。推進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產,全力構建具有本地特色的『肇東模式』,提昇農業科技的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
『我市預計糧食播種面積359萬畝以上,去年五裡明鎮東昇村的單產提昇示范田畝產達到2082.6斤,單產種植技術不斷優化,產糧率不斷提昇,相信在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提昇行動的背景下,一定能為奪取「二十二連豐」做出貢獻。』肇東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叢譯鋒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