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肇東:聯農帶農富農 加速農業新質動能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2-20 字體:

□ 特約記者 鄒建宇
 

  新春的餘溫剛剛散去,秋糧收購的進程還在繼續。2月14日,記者在黑龍江成福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看到金燦燦的運糧車滿載玉米正等待著將一年的『汗水』變成收益。

  『肇東玉米收購點很多,選擇來這裡賣糧因為離家近,能省下一些運費,而且成福集團和我們有合作,一斤能多賣一兩分錢,我們也能比以前有更多收益。』肇東市向陽鄉巨成村經濟股份合作社社員張務文說。

  這裡售糧為什麼會有更高收益呢?記者跟隨售糧村民來到了向陽鄉巨成村一探究竟。

耕種防收一體推進,村集體合作社的致富經

  『肇東市推行新型農業經營方式,在我們村成立了巨成村經濟股份合作社,全村11093.4畝地在村集體合作社實行集中托管,『耕、種、防、收』一體式推進,畝產都在2000斤以上。』巨成村村黨組織書記、合作社理事長劉堂生向記者介紹。

  集約化模式不管是從備春耕物資,還是整地利用農機具種植等,成本都可以極大的降低。有了規模化基礎還可以和周邊收糧點談合作,謀求更高的收益。此外,實行托管後還可以釋放出土地資源、轉移農村勞動力,去年該村的村民在土地托管後一部分選擇了在合作社務工,家門口賺點零花錢,其他一部分人選擇了外出務工謀取更多利益。

  『以前種地是自己給自己打工,辛辛苦苦一年要是遇到極端天氣,一年瞎忙乎。今後有合作社給我們兜底日子真是美得咧!』巨城村村民李艷軍說。

  近年來,肇東市在20個鄉鎮實施玉米單產提昇工作,高標准落實20萬畝水肥一體化+大壟雙行技術,巨成村正是單產提昇示范點之一。農村新型經營方式的改革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巨成村百姓的生活逐步改善。去年,全市糧食產量達37.2億斤。五裡明鎮東昇村玉米單產提昇示范田畝產更是達到了2082.6斤,連續兩年摘得全省『頭冠』。

科技+綠色農業,有數量更有質量

  『我們試驗田黑土層比較薄,大概只有25厘米,黑土地保護迫在眉睫。』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永對著土壤剖面標尺剖析土壤層次劃分。

  剛過完年陳永教授就回到了五裡明鎮東昇村的中國農業大學肇東實驗站,記者來到這裡時,陳永教授正帶著學生對黑土地進行再次測量。

  科技賦能農業,推動與院所合作,提昇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是肇東市鼓勵支持農村新型經營主體落實的主要手段,2021年10月,中國農業大學在五裡明鎮東昇村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設立肇東實驗站。『中國農業大學給我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過去我們合作社采用傳統種植模式,雖然有現代化大型農機具助力,但是玉米的產量還是差強人意,現在已經連續兩年實現噸糧田突破。』鑫伯利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單玉恆說。

  肇東市還推行綠色種植模式,充分發揮寒地黑土優勢,制定實施嚴格的農藥化肥減量計劃,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行農牧結合、種養循環的農業發展模式,提昇農業生態效益。

  『我市近年來在推行綠色種植的同時,也為合作社、龍頭企業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保證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效益。比如說,在定制農業上幫助具備規模和實力的龍頭企業尋求國內外中高端消費市場。』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范秀剛說。

  目前,肇東市共有合作社2027家、家庭農場1819家,省、市級示范家庭農場53家、合作社37家,其中有13家合作社、27家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范社(場),3家合作社被評為國家級合作社。全市新型經營主體正在逐步實現數量擴張和質量提昇。

叫響農業品牌,黨建引領新質步伐

  從種植大戶到家庭農場,從合作社成立到品牌叫響,在做大做強新型經營主體上,肇東市黎明鎮熙旺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尤其突出,該合作社現在已發展到90戶273人,規模經營面積擴展到5700畝,2024年合作社糧食總產量達到了1380噸。

  理事長韓國慶向記者介紹了自己的一點心得。首先,要有健全的組織,規范財務管理、實行『五統一』,調動成員的積極性。其次,要有好的產品,實施生產全過程統一管理,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三個配套』;再次,要有特色,我們現在實施『私人訂制』,瞄准國內外中高端消費市場,創新采取線上平臺銷售、直播銷售模式,發展有機谷物食品。

  據悉,該合作社『堅持綠色理念助力穩糧增產』案例於2024年末入選第六批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案例。

  近年來,肇東市重點打造了王老寶、裕村香、熙旺、綠晟原等多個家庭農場和合作社典型,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引領、帶頭作用。針對全市及域外合作的大型企業需求為各層次經營主體制定玉米、小米、水稻、蔬菜種植計劃,引導企業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農資支持,形成緊密的利益鏈接機制。

  在肇東市經濟開發區的黑龍江王老寶食品有限公司,黨建『核心引領』的推動作用顯著。肇東市以向陽鄉黨委和王老寶食品有限公司為基礎,組織王老寶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與12家種植鮮食玉米的鄉村黨組織、加工企業、涉農職能部門『握手』,成立產業聯合黨委。『我們企業能夠得到長足發展,創新黨建引領是「金鑰匙」。通過成立產業聯合黨委,用特色黨建品牌謀出路,變單打獨斗為「抱團」,答好鄉村振興考題。』談起企業的發展,黑龍江王老寶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國志充滿信心。

  在黨委的領導下,『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經營模式,從鮮食玉米的種植、加工、倉儲、物流運輸、銷售甚至科研育種都有自己的競爭內核,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農戶的發展。

  『我在王老寶食品有限公司打工,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錢,家裡還有30多公頃地流轉給了公司種黏玉米,一公頃地給我們1萬多元錢,現在收入還挺好,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向陽鄉向陽村農民王忠傑高興地說。在這裡,像王忠傑這樣與產業聯合黨委簽訂產業協議的農民還有很多。截至目前,肇東市產業聯合黨委共覆蓋鏈上企業19個、聯盟企業27個、鄉村黨組織84個,產值達到1.59億元,帶動集體增收420萬元、群眾增收2280萬元。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