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綏化1月17日訊 ( 劉麗婧 ) 入冬後,以『鐵鍋燉大鵝』為代表的『東北鐵鍋燉』日益爆火,成為來到東北必須品嘗的特色美食之一,消費市場需求的旺盛,直接帶火了大鵝養殖產業的發展。
蘭西縣臨江鎮鵬鵠牧業有限公司看准了『鵝經濟』蘊含的商機,依托4000套種鵝和先進的孵化設備,年孵化鵝雛50多萬只,為大鵝養殖產業的發展不斷輸送著『新鮮血液』。
走進位於該縣臨江鎮新河村的鵬鵠牧業有限公司廠區,數千只大鵝成群結隊的聚集在一起,整潔的鵝捨、充足的飼料,寬闊的場地為大鵝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寒地黑土的天然環境下,廠區內養殖的『大三花』品種鵝,以其鵝肉緊致鮮美,體型較大,抗病能力強等優勢,深受市場青睞,鵝雛銷路一直很好。
『「大三花」是雜交白鵝,很適合在北方的農村養殖,一年能養兩茬鵝,最早的是4月份,最晚的是7月份。目前廠裡這批白鵝已經養了六個月了,再過一個月左右就應該產蛋了,到2025年春天就開始孵化鵝雛。』蘭西縣臨江鎮鵬鵠牧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呂曉光介紹,『廠裡的鵝雛除了有少部分的是留下我們自己養,基本上都是供應東北三省,省內也是直接發貨的,同時我們會隨時隨地提供幫助指導大家解決技術問題,大家靠養殖多掙錢,我們作為企業,看著也高興。』
據了解,鵬鵠牧業有限公司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自建有孵化廠、養殖場,現有預脫溫鵝雛廠房和脫溫暖棚,國內先進的孵化器30餘臺,單批育雛量可達3萬只,年孵化鵝雛量超過50萬只。企業目前養殖了由江蘇、山東等地等引種的『大三花』和『普三』種鵝5000套,年可產優質種蛋20餘萬枚,借助30餘年的孵化經驗和養殖經驗,鵬鵠牧業有限公司出產的鵝雛銷售覆蓋全省各地。此外,企業還針對養殖戶,加大技術扶持力度,幫助更多養殖意願的農戶,通過發展養殖業增加收入。
蘭西縣臨江鎮副鎮長王明奎表示,臨江鎮始終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作為重中之重,千方百計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鎮、村乾部也積極幫助村民想辦法,走門路,發揮種植大戶的引帶作用,持續發展鵝群養殖,棚室經濟等,讓越來越多的村民,把『貓冬』變成冬忙,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