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月17日訊 ( 姜仁彬 莊義彬 特約記者 段金林 ) 慶安縣慶安鎮著力規范服務定位,積極開闢四條渠道,為農民工就業提供崗位,讓他們既解除了後顧之懮,又可以在家鄉大顯身手
慶安鎮地處縣城近郊,80%農戶的承包地通過流轉、轉包、托管等形式,已由農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經營,大批富餘農民外出打工。他們外出打工除了有的工資不能及時兌現外,還惦記家裡的老人、孩子。面對這種情況,鎮黨委、縣政府把安排本地農民工就業提到民生大事的高度對待,積極探索開闢新渠道,讓農民工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
企業擴大規模招工。慶安鎮辦起小微企業49家,多是就地加工農產品,但招收農民工並不多。鎮裡主要領導深入企業,面對面做說服動員工作,並建議從制度機制上制定用工細則,健全配套服務措施,對用工時效、工傷待遇、工資保障、獎罰辦法都逐條列出細化條款,簽訂詳細合同,用制度細則管人,這樣使雙方都放心,企業也可以大膽招收本地農民工到企業務工,簽訂了長期用工合同。源昇河制酒廠是鎮管企業,經濟效益一直不錯,去年又新上三條生產線,用工量較大,一次招收農民工76人,都是本地農民,這些人到企業有的成為技工,有的成為管理人員,為企業發展帶來生機與活力。全鎮僅小微企業招收農民工就達3200多人。
新上項目擴容招工。慶安鎮的村辦企業多是小作坊發展起來的,生產單一,用工量不大。鎮黨委、政府對這些企業加大科技投入,擴大新的生產項目,既提高了企業生產質量,又擴大了用工規模。唯田冷凍廠主打產品是鮮食玉米,產品單一。鎮政府幫助引進微凍技術,這種技術能使玉米生命細胞快速轉化,在休眠期完全保留細胞活性,使得微凍玉米低溫滅菌、乳酸轉化,解凍不出水,營養全保留,口感鮮嫩香甜,去年新上5條自動生產線,年產微凍保鮮玉米1200萬穗,吸納68名農民工就業。
就地加工擴展招工。全鎮辦起農業合作社42個,每年生產大量農產品,過去都轉送外地加工,或是出售,費用高,又浪費資源。面對這種情況,鎮政府積極引導專業合作社就地加工農副產品,使招收的農民工有了固定崗位。尊雨農業合作社產生的秸稈過去都是送熱電廠,造成資源的浪費,後來改為自己就地加工處理秸稈,合作社投入150萬元資金,先後進圓捆機5臺、推鏟車3臺、打包機2臺、拖拉機3臺、收割機2臺,從而實現了秸稈處理一條龍作業,僱請技術農民工30多人,僅一項就淨收入達120萬元,每位農民工年收入3萬元。
花田經濟擴幅招工。自從慶安鎮創辦花田風景區,相繼開展了旅游經濟、冰雪經濟、文化經濟,常年僱請的管理人員都是在外地打過工的農民,他們打工學到了技術。回鄉後利用自己學到的技能,自主創業辦起餐飲、住宿、加工等小微企業,僅文旅產業就有300多農民工實現就業,而且都是固定崗位,既能掙到錢,又能照顧家。他們都高興地說,能夠在家門口打工,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