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劉洋 全媒體記者 陳俊杉 苗得雨

北林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志實就推進農村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大農業、扛穩扛牢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責任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李志實說,2024年以來,北林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考察期間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全省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統籌推進『四個農業』發展,建設現代化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加快實現『五化』目標,加速推動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
穩固發展糧食生產。把穩面積、提單產、增總產作為頭等任務來抓,為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做出北林新貢獻。糧食面積落實314.99萬畝,預計總產27億斤,實現『二十一連豐』。重點在良種應用、良田奠基、良法創新、良機賦能、良制牽動『五良』融合上下功夫,促進糧食單產大面積提昇。2024年,我區被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確定為全省『北斗+智慧農業』玉米單產提昇兩家試點縣之一。4月份,承辦了全市水肥一體化現場會和大田播種、墾地合作、5G+智慧農業兩次現場會;6月份,迎接了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的視察;8月份,接待了全省農機基層技術骨乾培訓班的召開。
深入踐行大食物觀。增強重要農產品保供能力。畜牧業突出抓好標准化飼養、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到年末,生豬、肉牛、奶牛、羊和禽類飼養量預計分別發展到135萬頭、27萬頭、1.05萬頭、38萬只和2300萬只。水產業深挖冷水漁業發展潛力,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10萬畝。蔬菜業借助區位優勢,努力打造『北菜南運』生產基地,瓜菜面積落實8.07萬畝,鮮食玉米種植8萬畝。
高質高效推進『四個農業』。做強科技農業,做大綠色農業,做精質量農業,做優品牌農業,農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不斷提高。科技農業突出抓創新,布局建設26處高標准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水稻良種繁育面積發展到18.5萬畝,供種量可佔到全省二三積溫帶水田面積30%以上。綠色農業突出抓質效,綠色食品基地面積落實195萬畝,稻田綜合種養面積發展到4.5萬畝。質量農業突出抓標准,重點推行『北林香米』地標品牌生產規范,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品牌農業突出抓營銷,域內5家企業產品進入全省『黑土優品』序列,『北林香米』地理標志品牌被世界品牌實驗室評為202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以166.32億元的市場估值位列第418名。
推動『兩尾』建設提檔昇級。深入實施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在上半年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擂臺賽」』中,我區規上企業數居全省第二位,營收總量居全省第三位,實際利用資金額總量居全省第8位。目前全區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77家,其中規上企業83家,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分別發展到7家、16家和22家,擁有數字化標杆示范企業2戶、省級智能車間5個、國家級綠色工廠2戶、省級綠色工廠2戶、省級綠色供應鏈1個。預計到年末,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可實現120億元。
穩步推進農村改革。堅持以改革促發展,持續激發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活力。紮實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秦家鎮國家級改革試點工作。規范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省市級示范社、示范家庭農場發展到50餘家。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抓好金融保險、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技指導、土地流轉等服務,政策性農業保險落實186.68萬畝。加強農村集體『三資』規范化管理,全區村集體積累超100萬元的村發展到28個,其中超1000萬元的村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