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蘭西:挖掘新質生產力 『循環+定制』促多贏

來源:綏化新聞網 2024-09-12 字體:

  東北網綏化9月12日訊(劉麗婧) 全媒體記者 鄒泓 蘭西縣平山鎮,不斷挖掘新質生產力,提昇傳統常規的農業生產水平,探索循環利用綠色發展新路徑,積極引入糞污循環,利用產品訂單收購,多措並舉,全力加快多方共贏發展。

  看著長勢喜人的玉米,平山鎮北興村村民王大軍難掩喜悅,興奮地說:『滴灌還田三次,一次將近40斤堆肥,三次差不多100多斤,再加上這80斤,就不會脫肥、土地板結了,這有機肥對土地是相當好的。』

  原來王大軍由於常年施用化肥,30多畝地的土壤均開始板結,農作物品質也受到了影響,如今他和當地的種植戶都用上了一種名為牧原水肥的新肥料,采用管道滴灌方式精量化控制水肥一體化施肥。

  村民口中的牧原就是平山鎮引進的畜牧養殖企業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牧原水肥是企業對養殖糞污采取減量化生產、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成果。這種優質液態肥是豬的排泄物,經過固液分離後,剩下的液體物質在黑膜厭氧池中發酵六個月以上,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及其他微量元素,既可以在灌溉農田的同時補充有機肥料,補水補肥齊發促進作物生長,提昇農作物品質,又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提高肥力地力,實現了農田『旱能澆、澇能排』。

  在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循環發展的同時,平山鎮積極與域內的農業龍頭企業樂姆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接,采取定制農業方式與大興村村民簽約種植黏玉米,公司的基地種植面積也由1500畝一躍超過了7000畝,年可出產鮮食玉米1800萬穗。

  『我們促成企業與農戶的訂單對接是發展定制農業的實際需要,不僅可以緩解企業生產原料不足的難題,幫助企業繼續做大做強,而且還能帶動村民穩定增收,真正實現「好地種好田,好田摻好糧,好糧賣好價」。』蘭西縣平山鎮副鎮長郝力國說。

  據郝力國介紹,該縣的黏玉米收棒後,秸稈賣給養殖戶,玉米秸稈粉碎後也會作為青貯飼料,秸稈離田後直接對耕地進行秋整地秋起壟,真正地把玉米價值吃乾榨淨。

  水肥一體化的推廣,使農產品質量提昇有了基礎保障,而定制農業的落地則成為種植戶省心種地、穩定增收的『定心丸』,平山鎮政府與蘭西牧原農牧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將新質生產力創新與傳統農業發展有機結合,通過新技術新模式的融入,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標准質量效益等全要素生產水平。

  據悉,今年牧原農牧在平山鎮應用水肥一體化的農田近2萬畝,每畝產量提昇120斤,畝均減投增效達216元,簽約種植黏玉米的362戶村民每畝可實現增收660元,實現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不斷提昇。

  平山鎮黨委副書記劉維維表示,農業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程,平山鎮始終將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重點,強化鎮、村乾部的服務職能,積極引導廣大種植戶應用新技術新模式,提昇農業產出效益。未來也將加快培植和壯大農業新質生產力,努力探索小園水稻定制,『黨建+小菜園』等增收模式,在加快規模上提能級,在鏈條上補短板,在品牌上擴優勢,促進農業產業強筋壯骨長足發展。


編輯:劉申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