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7月18日訊 ( 姜玉生 ) 今年54歲的王連生原先在望奎縣空壓機廠當工人,喜歡鑽研技術,機床維修、電工電焊都會,那時候就經常有人找上門來,請他業餘修理各類機械。如今,他在縣工業園區靈活就業,企業有事一個電話過來,他馬上上門,一小時薪酬100元左右,做完走人。據悉,這樣的『鍾點工』在這個縣有1000多人,技術好的每月可掙七八千元。
這個縣工業園區有生產企業70多家,近年來,隨著企業業務量不斷增加,一批靠技術吃『百家飯』的『鍾點工』受到企業青睞,只要企業需要,一個電話便能及時趕到,幫助企業解決生產上的燃眉之急。這些『鍾點工』均按時計酬,收入一般比普通工高出好幾倍。家住縣工業園區附近的李勇技校畢業後,到大連打了幾年工,電工技術好,如今被縣工業園區的企業搶著要,為4家企業『包月』服務,每家企業工資2000元,企業什麼時候需要,只要打個電話,人就到了。
在這個縣,不少企業生產有很強的季節性,旺季時需要很多員工,淡季時員工需求量減少。眼下,正是生產旺季,這個縣幾家食品加工企業又緊張地運轉起來。7月9日,筆者在良緣食品生產車間裡看到30多名『鍾點工』熟練地操作機器,裝袋、封袋、貼商標……如今,請『鍾點工』成了這個縣一些中小企業節約生產成本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