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萬希龍 全媒體記者 廉紅
海倫市東風鎮仁東村,通過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強民富一個曾經的貧困村,嬗變成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年,仁東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6萬元、集體積累250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1260元。村黨支部先後獲評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生態文明村、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實踐交流基地等榮譽。
仁東村破除慣性思維,創新發展思路,全力謀劃仁東特色產業項目,打造出了如今鏈條完整、業態豐富的特色富民產業,讓曾經的貧困村蛻變成長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他們充分發揮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作用,全力打造特色產業。對原有的溫室大棚進行昇級改造,與海倫市北蝦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進小龍蝦在北方繁育技術,讓仁東的小龍蝦產業從單純養殖昇級成為『繁育+養殖』。目前,繁育池內現有種蝦1萬只,可繁育蝦苗100萬尾以上,在養殖規模上,從2023年的一季養殖15萬只昇級到今年的兩季養殖50萬只,小龍蝦效益實現翻番。利用園區內的大棚栽種大櫻桃、黃桃、玫瑰香葡萄、草莓柿子,利用『寒地新型免燒溫室』種植反季草莓,豐富品類,打造仁東四季采摘園,既能吸引游客采摘,又能帶動脫貧戶務工就業,進一步提昇經濟效益,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實現了『村集體+農戶』雙增收。預計今年采摘大棚將整體實現價值超20萬元,至少帶動10戶農戶務工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仁東村深入挖掘傳統優勢資源,去年把有著多年釀酒歷史的老酒坊,申請注冊了古法釀造純糧酒『晟仁東』品牌。采用傳統釀造工藝,每天可產出52度『晟仁東』高粱酒600斤左右,3個月時間產出25噸,產值達到50萬元。
如今,仁東村『蝦稻共作』種養,實現了『一田雙用、一季雙贏』。自種的高粱燒酒、酒糟喂牛,牛糞用於水田施肥,綠色循環種養方興未艾。另外,仁東老酒坊、養殖場、農機服務隊實現多點增收,光伏電站每年為無勞動能力脫貧戶及監測戶分紅10餘萬元,助力村民持續增收。
同時,他們動員農戶把『方寸地』建成『增收園』,發展庭院經濟,促進增收。農戶房前屋後小菜園建成具有不同風格、不同栽培模式的美麗農家『小菜園』。全村小菜園佔地面積36畝,栽培黃瓜、油豆角、西紅柿、甜菇娘、番茄、甘藍等10餘種時令果蔬,去年小菜園接待游客4000多人(次),銷售時令蔬果3900公斤,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