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子卉 全媒體記者 王宏妍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入夏,北林區雙河鎮西南村稻田公園,藍天白雲,明亮燦爛。優美宜人的環境,不僅是人們記憶中的鄉村田園圖景,也是廣大村民的美好追求。帶領村民護好生態,鼓了口袋,讓西南村實現『美麗蝶變』的人叫任秀波,是濱北正大農業集團董事長,更是大家口中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的新農人。
對於鄉村而言,破壞生態、污染環境的發展方式走不遠,但如果不會利用生態優勢,『守著綠水青山過窮日子』,也不行。2010年,任秀波意識到,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完全可以兼顧、實現共贏。於是,在商海打拼多年,收獲了不菲成績的他,決定回歸田園,反哺家鄉。2010年,創辦正大米業,開始做水稻種植和加工,在此期間,引進了『訂單農業』種植模式,在保障水稻質量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2016年,任秀波進一步發掘西南村獨特的自然資源稟賦,村企聯姻,合力打造以稻田種養結合為主體,集旅游觀光、農耕文化宣傳、健康養生田園的生態旅游型現代『田園綜合體』——正大稻田公園。找到了一條實現生態價值轉換的有效途徑,利用自然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將生態『高顏值』轉化為經濟『高產值』,『讓含綠量』變為『含金量』。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此,任秀波不僅打造出了一片讓人找回童年的稻田,帶動人們走進鄉村,還通過老手藝、老味道留住游客,讓村民們的手藝變成了價值。
助農增收是任秀波不變的初心,但助什麼,怎麼助?他有著獨特的理解。
結合農村實際情況,他確定了『庭院經濟』的發展思路,與村民簽訂土地流轉合同,利用農民庭院種植農作物,再以高於市場的價格回收,以此增加村民收入。舉辦『鄉廚大賽』,選出人們記憶中的老味道,讓村裡能人的手藝『合』起來,既增加就業,也讓游客用餐品質提昇。
任秀波說:『自己決不能搶了村民們的飯碗,而是要把農業做強做大,讓農民增收,讓農產品增值,讓他們過得有尊嚴,腰杆硬起來。』首創『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發展稻米加工、農產品營銷、鄉村旅游等產業,歸根結底都是為了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村民莊樹奎今年82歲了,任秀波為了滿足老人家不服輸的心態,就把大棚免費給他種,收入也全部歸他,老人說起任總,一直表示著感謝。
『這兒真不錯,趁著休息帶家人來看看稻田,回憶童年,品嘗記憶中的老味道,別提多自在了。』游客張先生說,稻田公園能真正讓人從忙碌中放松下來,是上班族們下班解壓和周末度假休閑的好去處。
任秀波說:『把寒地黑土經濟打造好,是幾代人共同持續努力打拼的結果,我們要帶領農民把土地經營好,讓百姓、家鄉發生變化,真正實現美麗鄉村由我們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