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曄
人生莫過一杯茶,浮沈有時,起伏有日。
喜歡品茶的人,更熱衷賞茶。茶浮於水面,不急不緩,任由水浸潤著,逐漸舒展身段,在水中曼妙地輕舞,然後一枚兩枚,次第落下,悄無聲息,最後都在杯底沈寂,輕輕觸碰著,疊加著,不擁也不擠。
喝茶心態要穩,急了喝不了熱茶,等茶涼了也品不出茶的味道。喝茶看似簡單,不過拿起放下。品茶就是回味人生,其中的味道由苦到甜,其中的經歷不過是拿起來又放下,放下來再拿起。
端起一杯茶容易,放下一茶杯也不難。然而世事拿起來可能是沈甸甸,放下去也是很依戀。現實中凡是拿得起來的就是擔當,能放得下去的其實是心態。浮在水面的茶終歸不會長久,亦如浮躁的名利,茶葉最終都是在杯底開始自己的安穩的出味,散發著茶的本色,無論是碧透,是紅潤還是琥珀,亦或是深褐。人生更是如此,浮躁的人生永遠悟不到腳踏實地的真諦。
世上之所以總有糾結不清的情感,總有擺脫不掉的煩惱,總有欲罷不能的名利無。非是拿不起,也放不下,抑或是不敢拿起來和捨不得放下。
張愛玲對胡蘭成的愛戀深入到骨髓裡,甚至情願卑微成塵埃裡的一朵花,但得知胡蘭成已移情別戀且已安頓下來,就大膽回復,『已經早就不愛了』。曾經胡蘭成是她愛不釋手的一盞茶,而如今這盞茶已經心甘情願地轉入她人的掌心,她沒有哭哭啼啼地去央求,她寧願放下了胡蘭成這杯茶,也不願捧著空杯獨對。她說過,『因為懂得,所有慈悲』。
蘇軾一生三起三落。『烏臺詩案』被貶,依然有『亂石穿空,驚濤拍岸』的豪邁和『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的感慨,更有『我欲醉眠芳草』的淡泊和『莫教踏碎瓊瑤』的閑適。如果經歷了第一次的打擊就一蹶不振,肯定不會有第二次崛起乃至第三次。蘇軾放得下『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能安然靜享『清風皜月,千鍾美酒』。蘇軾豁達,拿得起,放得下,拿起時,不狂傲,放下時不沮喪。他大膽地喊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豁達人生。
茶的生命是短暫的,而茶的使命是永恆的。歲月這杯茶,靜好是回甘的甜美,然而更多的是苦澀的回味。茶可清心,清心的其實不是茶,是飲茶者的本心。不懂茶的初衷也根本不懂人生的真諦,心不靜的人難以坐在茶前,心不敬的人不會懂茶的禪意,心不淨的人悟不出茶的玄機,心不清的人品不出茶的味道。
如果有擺脫不掉的煩惱,暫且靜觀浮沈半盞茶吧。心平則浪靜,就會不困於心拿得起,不惑於利放得下。心清則雲淡,既往不戀能放得下,當下不染能拿得起。花開即賞,花落不悲,不問將來,不問過往,未來不迎,遇事不亂。沒有什麼一杯茶不能悟透的,如果不行,再來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