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東安村:『南果北種』大櫻桃釋放富民效應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7-13 字體:

  車輝  特約記者  霍永祥

  清晨,肇東市五站鎮東安村鴻名櫻桃采摘園變得熱鬧起來,園區負責人王春宏一大早便忙活著招呼前來采摘的游客。『咱大櫻桃口感品相俱佳,個大、色艷、味鮮,你們多摘點兒。』站在櫻桃樹下的王春宏,一邊幫游客采摘大櫻桃,一邊忙著打電話、回微信,『是的是的,櫻桃園已經開園了,歡迎你們過來采摘。』

  走進東安村鴻名櫻桃采摘園溫室大棚內,一簇簇大櫻桃紅上枝頭,似珍珠瑪瑙般晶瑩剔透,『紅紅火火』開啟了棚室新一年豐收季。『通過直播平臺知道咱們這裡有大櫻桃采摘園,過來看看發現還真挺好。大櫻桃一口咬下去,肉厚多汁,脆甜味道立刻充滿整個口腔,真是惹人喜愛。』家住哈爾濱市的李曉香專門開車來到這裡采摘大櫻桃,她手腳麻利地穿梭在樹叢中,不停地選取『相中』的果子放入袋中,不僅體驗了采摘樂趣,也收獲了滿滿幸福感。如今,鴻名大櫻桃采摘園充分發揮本地交通、土壤等資源優勢,不斷探索『南果北種』模式,引進美早、黃蜜、薩米托等12個櫻桃品種,讓它們成功『安家落戶』,實現反季節搶『鮮』上市,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農產品品牌,讓『農特產品+鄉村旅游』為農民創造更多紅利,這既增加了土地流轉農戶經濟效益,又蹚出了休閑農業致富新出路。

  『通過對溫度、濕度、水肥等技術的綜合搭配「把脈」,從4月上旬,大櫻桃就開始陸續成熟了,吸引很多游客來觀光采摘。現在每天的采摘量為150斤,預計分批次可采摘到8月份,一個棚利潤能達到10萬元左右。』王春宏介紹。如今,大櫻桃甜了采摘客,美了鄉村,讓村民在家門口有活乾、有錢賺。『在園區打工離家近,活也不累,每個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東安村農村婦女李秀鳳高興地說。園區像李秀鳳一樣固定打工的有5個人,而每年管護大棚需要的季節工能夠達到20多人,有力促進了當地農民就業增收。由於采摘園櫻桃賣出了好價錢,看得見、摸得著的收益,也讓務工婦女邢利有了自己創業的想法,她說,『綠色無公害的種植方式提高了櫻桃品質,不僅滿足了顧客的味蕾,還鼓舞了村民發展產業的信心。』現在她積極參加技術培訓,向技術人員取經,為今後發展特色櫻桃種植、拓寬增收渠道儲備力量。

  『全村目前建設高科技蔬菜園區3個、溫室42個、大棚180棟,租賃給農戶發展特色蔬菜種植,村集體年增加承包費收入74萬元,拉動村民實現勞務收入520萬元。還建成特色果蔬產業園1個,有現代化智能溫室10棟,種植反季大櫻桃、油桃等特色果蔬品種,實現年銷售收入130萬元。』東安村黨總支書記高貴生表示,村裡下一步將依托園區開發旅游項目,以發展蔬菜園、采摘園為契機,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智能化棚室種植,形成種植、養殖、加工、旅游於一體的發展格局,讓產業壯起來、村民富起來。

  『「櫻桃好吃樹難栽」。櫻桃是一種高質量的水果,我們建設高質量農業設施,並用科學方法進行疏花疏果,使大櫻桃提前成熟二十多天,提昇了櫻桃品質,提高了產品競爭力,也讓咱當地人現在吃到了自己種出來的高質量南方水果。』王春宏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據了解,鴻名采摘園有單棟面積720平方米的采摘大棚共10棟,種植12個品種大櫻桃。由於園區采用大棚物聯網管理、生態授粉、水肥一體化、增施有機肥等系列標准化種植技術,為櫻桃樹的成長、坐果提供了最優的生長條件。通過緊盯消費市場,調優產品種植結構,使大櫻桃這一特色優勢產品釋放富民效應,吸引哈爾濱、肇東等周邊地市的游客直接進棚采摘品嘗櫻桃,享受休閑農業帶來的樂趣,成為當地農民眼中的『黃金種植業』。

  『同樣的地塊、同樣的作物,就因種下「新奇特」育出「新希望」。2021年,采摘園又引進了大櫻桃「一根棍」新品種,進行棚室培育促進提質增效。「一根棍」與傳統櫻桃樹樹形有區別,它沒有樹冠,外觀就像一根棍子一樣,櫻桃直接在「棍」上結果,每個大棚一畝地可以密植300多株。』園區技術總監宋長亮介紹,園區率先嘗試『一根棍』種植,將給當地櫻桃產業帶來顛覆性變化,爭取在寒冷冬天生根、展葉、開花、結果,『捷足先登』搶佔春節高消費市場,大大增加經濟效益,帶領土地流轉村民踏上致富路。

  近年來,肇東市五站鎮充分挖掘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圍繞301國道周邊布點休閑旅游觀光帶,通過『園區+農戶』『合作社+農戶』等模式,積極培育園區引進新奇特品種,推動形成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打造2個高標准蘇萌園林和綠晟園農業種植園區、5個蔬菜園區、1個烤煙園區等8個農業生產示范園區,解決當地農民近千人就業問題,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園區生產基地。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