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網哈爾濱6月16日電 ( 顏秉光 李國紅 ) 『我們辣椒的優勢是味道好,口感爽脆,果實又粗又長,顏色翠綠,品相好,在市場上深受歡迎。』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紅旗滿族鄉潤農蔬菜育苗基地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徐航日前站在蔬菜種植基地裡,向來訪者自信地推介著合作社的小辣椒。
小辣椒『蹚出』致富路
在蔬菜種植基地,只見一車車辣椒苗源源不斷地供應到地裡,伴隨著拖拉機的轟鳴聲,一條條地膜覆蓋在肥沃的黑土地上,工人們將一株株辣椒苗移栽到鋪好的地膜上,栽種現場一片繁忙景象。
『咱們這是第幾車了?趕著中午飯前,得把剩下的幾個長壟都要栽完……』徐航在囑咐工人抓緊運苗工作。不遠處,徐航的愛人、合作社生產部部長趙麗正跟工人們熱火朝天地移栽辣椒苗。
2022年,為了擴大蔬菜種植面積,加大社員服務力度,提高辣椒單產,合作社投資40多萬元,建設溫室大棚兩棟、恆溫大棚4棟。
『合作社的棚室基地能為周邊縣市及各鄉鎮500餘戶,1700畝提供優質的辣椒苗。之所以這樣做,一是保證育苗統一;二是保證辣椒品質統一;三是保證按時栽種;四是減少入社農戶的投入。今年合作社主栽品種有尖椒、圓椒、麻椒和辣妹子等,都是市場上需求好的品種。』徐航指著栽完的辣椒苗說。
據介紹,去年合作社回收銷售辣椒900萬斤,產品銷往山東、遼寧、山西等多個省份及哈爾濱、鶴崗、大慶等多個省內城市。合作社利潤200餘萬元。
『致富路』帶來好日子
走訪中獲悉,合作社采取的是靈活用工模式,會根據不同年齡按照不同季節、不同工種安排務工形式,從數九寒天的冬季平整溫室、撒種育苗一直到第二年采摘,都是『本鄉本土』的農民,這樣也拉動了村民就業,增加了他們的收入。
『我住在這附近,2018年就跟著他們種辣椒,到現在已經五年了,這樣不但能照看到家裡,還能掙到錢,日子也越來越好。』永安滿族鎮正黃三村村民劉坤說。
劉坤還介紹,今年辣椒的栽種期將持續一個月,她帶領的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平均年齡65歲左右,由於年齡偏大,外出務工不便,留守在家就地務工是個好選擇。
『我們合作社最多的時候僱傭100人參與勞動,按照每人每天200元計算,一個月就能收入6000餘元,實實在在地讓周邊村民通過勞動賺到了錢,這樣既實現了社會效益,也實現了經濟效益。』趙麗說。
『合作社圍繞一村一品、產業振興這一發展理念,重點解決當地剩餘勞動力、高齡勞動力等群體的持續就業難題,從育秧、移栽、收獲、運輸、遴選、銷售等環節,成立自己的生產組隊,解決村民就業。』徐航告訴新華網。
2022年,合作社吸納不同年齡的勞動力370多人,人均年增收8600元左右。
小辣椒也有『大未來』
為了支持辣椒產業良性發展、做大做強,合作社所在的綏化市北林區紅旗滿族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未來提出將繼續幫助合作社擴大生產規模,提昇辣椒品質,把全鄉打造成為『北菜南運』集散地。
據了解,今年年初,在紅旗滿族鄉黨委、政府的協助下,合作社在紅二村流轉土地60多公頃,大大提高了種植規模,增強了合作社的發展信心。
紅旗滿族鄉共有五個行政村,紅二村與紅林村是合並村,也是這個鄉較大的村之一,合作社自2010年組建以來,作為綏化市有名的『北菜南運』辣椒種植銷售基地,不但將全村老齡人口作為主要務工人員,還拉動了永安、紅旗、連崗、綏勝等周邊蔬菜種植大戶開展辣椒種植。
小辣椒『大產業』。合作社依托本地農業資源優勢,采取『種植+采摘+銷售』的經營模式,抓住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實現辣椒產業規模化、商品化發展,提高土地效益,促進農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
對於辣椒產業的未來,紅旗滿族鄉黨委書記范業志有深遠的考量。他提出『未來我們要繼續幫助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打造立鄉產業,提高訂單種植面積,不斷豐富作物品種,提昇產品品質,讓紅旗滿族鄉真正成為「北菜南運」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