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舒 特約記者 萬希龍 全媒體記者 廉紅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唱歌……』一塊塊不同形態的石頭,天然的花紋無可復制,彰顯著它的前世今生。這就是自然天成的海倫桫欏玉,由遠古植物演變而成,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海倫大峽谷化石床桫欏玉位於黑龍江海倫國家森林公園,峽谷上接小興安嶺餘脈,下至海倫市東方紅水庫上游,谷長10餘公裡,是小興安嶺西坡向松嫩平原的過渡帶,該區域生態系統完整,森林更新演替良好,物種多樣性豐富。
2018年起,中國地質博物館、中國地質調查局沈陽地質調查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多名古生物學家對海倫市大峽谷動植物化石進行深入調查研究,發現了海倫大峽谷古生物群。並確定為我國境內發現的第一個以白堊紀樹蕨莖乾化石為主的生物群。這些化石的發現為研究我國東北地區恐龍時代古生態、古氣候、古環境、古植被演變提供了重要證據。
作為新業態、新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海倫對奇石產業的發展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2017年正式成立奇石古玩市場,吸引了各地奇石愛好者,極大地方便了奇石界的學習、交流和交易。同年9月,舉辦了海倫首屆奇石展,省內外200多家展商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首日交易額達36萬元,2020年12月,在哈爾濱舉行了『白堊紀黑龍江海倫生物群化石研究調查成果發布』會。
海倫成立了奇石協會,致力於奇石產業的發展,研究、學習、推廣、宣傳大峽谷奇石文化,推動玉石產業的發展,給廣大石友搭建交流的平臺,主動與各地奇石協會交流,積極參加哈洽會等各類展覽展銷活動,先後赴多地進行展出。2017年,參加的黑龍江第二屆石展,大峽谷草化玉獲獎項。協會還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在抖音、快手上進行推介。此外,協會還積極配合以中國地質博物館程業明博士團隊、中國化石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黃欣燕團隊等科研人員對海倫市大峽谷進行考察考查研究。桫欏玉最初由當地奇石愛好者發現,經過海倫市政府和奇石愛好者的推廣宣傳,桫欏玉已經成為黑龍江地區的知名玉種。
在5月19日舉辦的海倫市首屆奇石文化旅游節上,全國280餘家玉石客商攜本地名石前來參展,與當地玉石經營者交流交易。海倫玉石商劉煥煥高興地說:『我不僅有實體店,還在網上直播,每年銷售額能達100多萬元,我們海倫大峽谷的奇石不僅給世人帶來愉悅的精神享受,也給我們經營者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