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數字經濟,加快補足電商人纔孵化短板,引導電商人纔與企業協作,開展品牌化經營、規模化銷售,助力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去年,該市電子商務交易額14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7億元,同比增長14.82%——
肇東:培育電商人纔打造鄉村振興『新賽道』
文/攝 李強 特約記者 於洋 全媒體記者 毛瀚英

『家人們,這是我們肇東的黏玉米啊,香甜軟糯,價格實惠,喜歡快來搶購。』肇東市政府副市長單奎與當地主播『金絲猢東北特產』在肇東市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時現場直播為本地黏玉米代言。活動期間,直播銷售累計單量達數萬單,銷售額數百萬元。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必須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近年來,肇東市委、市政府聚力數字經濟,加快補足電商人纔孵化短板,為電商人纔與企業搭建發展平臺,助力肇東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讓電商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作用。2022年,肇東市電子商務交易額14億元,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1.7億元,同比增長14.82%。
促融合,培育本地企業『金招牌』
『咱們肇東農產品很好,但銷量不盡如人意,因為信息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我們把企業和電商人纔聯合起來,打破各自為戰局面,共同培育本土特色優勢品牌,增強電商經濟整體創收能力。』肇東市商務局副局長胡宇琨說,2022年,肇東市成立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利用中心打造培訓區、孵化區、直播區、產品展區等功能模塊,為肇東電商企業與主播提供電商直播、電商培訓、創業諮詢等一系列電商服務,引導電商人纔與企業協作,開展品牌化經營、規模化銷售。據了解,該中心已被評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現有王老寶、釋谷等12家本地企業和合作社、8名百萬級本地網紅、105種農特產品簽約入駐,打造出鮮食玉米、東北酸菜、本地小米等網紅品牌6個,累計銷售額1200餘萬元,有力帶動農民增收。
提能力,打造電商人纔『孵化器』


走進肇東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授課聲音不絕於耳,講臺上著名網紅正在為新學員講解直播課程,在肇東市電商產業園、昌五鎮昌盛村網紅直播基地,直播間裡的學員正在實操直播流程……肇東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立君接受采訪表示,『隨著肇東數字經濟快速發展,電商人纔的培養與發展需求日益迫切,所以我們的電商人纔培育體系應運而生。』肇東市依托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電商產業園、昌五鎮昌盛村網紅直播基地,通過授課、培訓、實操等形式,為符合條件的大學生、創業青年、鄉村群眾和退伍軍人提供免費培訓機會。2022年以來開展專題培訓班45場1786人次,電商職業技能競賽7場,實習實訓活動5次,培育出粉絲量10萬以上的電商人纔23名,向農村輸送培育成型電商人纔120人。
優服務,保障電商人纔『有奔頭』

人纔未動,體系先行。整合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成快遞物流智能分撥中心和倉儲物流配送中心,入駐整合中國郵政、申通和中通快遞,建設鄉村級物流服務網點60個,為農村電商發展打通『最後一公裡』。『很多人纔存在留不住問題,同時下沈農村意願不強,為此我們對有創業意願和到農村發展的電商人纔,要「扶上馬,送一程」。』肇東市委組織部人纔辦負責人李強介紹,我們建立了電商人纔培育跟蹤服務機制,對培訓人員進行跟蹤服務,搭建起覆蓋22個鄉鎮、53個行政村的三級電商人纔服務平臺,提供政策諮詢、創業孵化、直播指導等服務,實現不出鄉鎮就近就業。對有創業意願的電商人纔協調主管行業部門,解決創業初期面臨難題24個。據悉,肇東市電商產業已帶動就業人數3.13萬人,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創收雙贏。
未來,肇東市將通過完善電商公共服務體系,發展『互聯網+職業教育』,推動電商人纔與企業聯動等方式,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人纔支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