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我們的笤帚出口了!』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3-30 字體:

  □ 拱曉焓
 

  春風習習,乍暖還寒。明水縣興仁鎮興發村笤帚糜子種植合作社加工車間卻是一片忙碌的景象。

  浸泡、纏繩、紮緊、套皮,20多名婦女坐在機器旁麻利地紮笤帚,手中拿著紅色或者綠色的線在一把笤帚糜子中穿插,動作熟練令人眼花繚亂,六七分鍾時間一把嶄新的笤帚就『做』好了。

  加工廠共有兩個車間,生產車間負責紮笤帚,另一個車間負責笤帚最後的訂線。手持新紮好的笤帚,合作社理事長呂蘭雙喜上眉梢。自豪地介紹說:『現在制作的是出口韓國釜山的10萬把笤帚訂單,我們車間一共20多人,從正月十六就開始生產,每天能做出2000多把,大約兩個月就能夠交貨了。』

  小村笤帚能『掃』出國門,這在明水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巧手的婦女們掙錢的同時,也是滿滿的自豪。

  據了解,呂蘭雙於2011年成立笤帚糜子種植合作社。一年四季生產,年均加工銷售笤帚120萬把。常年用工30多人,笤帚銷往國內的市場,形成了穩定的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條。隨著合作社的不斷發展壯大,近五六年來,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出口到許多國家。

  『這笤帚可是我們的驕傲,每一道工藝都認真操作,從不馬虎,做出精品做出品牌。』村民薛秀玲一邊麻利地紮笤帚,一邊說。她是本村村民,在這裡工作10多年了,離家近,特別方便,不用出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小笤帚,大夢想。脫貧攻堅以來,呂蘭雙探索出『農戶以地入股全程托管、農戶分散經營訂單回收、務工增收』三種幫扶模式,年均用工達1萬餘人次,本村與外村20多名貧困戶在此務工。年平均為員工發放工資220餘萬元。

  纔立芹是一位脫貧戶,紮笤帚速度比別人慢,紮一把手工費1.2元,但一個月也能掙2000多元。

  呂蘭雙不忙時總會在車間,聽聽員工建議與意見,看看後勤保障工作如何。他說,出口的笤帚價格兩三美元一把。在國內出售則根據大小型號售賣5到10元不等。

  呂蘭雙大約一米八的身高,就像秋天田野裡那株普通的笤帚苗,那麼高大、那麼挺拔。小小的笤帚在辛勤汗水的滋養下,華麗轉身,掃除貧困,掃來了幸福。

  『我們的笤帚出口了!』薛秀玲一邊工作,一邊忙裡偷閑的大聲說著,紅撲撲的臉像綻開的花朵。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