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3月2日訊 ( 望瑄 ) 如何有效對秸稈進行循環利用始終是各鄉鎮所面臨的課題。在望奎縣通江鎮,讓人困擾的秸稈卻變廢為寶,『秸』盡所能,成為生物有機飼料,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在通江鎮旭林種植家庭農場,筆者看到,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對秸稈進行加熱、壓實工作。據了解,壓實後的秸稈密度大、不易腐蝕,搖身一變成為牛羊的『營養美餐』,產品因便於運輸和易儲存,深受省內外養殖戶歡迎。
該農場理事長趙洋說:『我們的秸稈是去年10月份收回來的,經過晾乾、除塵,今年過了大年初三就開始生產了,訂單排得非常滿,都是訂單式銷售,都有合同,既解決了老百姓秸稈禁燒的問題,同時也為農民增加了收益,我們合作社也增加了三四十萬塊錢的收益,現在銷售非常穩定,內蒙古牧民非常喜歡我們東北的秸稈草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春節過後,通江鎮黨委、政府積極謀劃、搶前抓早,全力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進一步加大對隆泰豐邁生物有限公司、旭林種植家庭農場等秸稈、糞污回收企業的扶持力度。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同時,既提昇了地力,保護了黑土地,也有效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通江鎮鎮長徐浩說:『下一步,我們通江鎮將按照縣委「發展精細農業」「建設精美農村」「培育精勤農民」的要求,緊緊圍繞招商引資、現代農業建設、鄉村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重心,著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為建設「興業宜居、智慧共享」新望奎貢獻通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