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博 宮奇 徐子陽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賦予農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綏棱縣後頭鄉十五井村立足實際,緊盯市場需求,依托合作社優勢,帶動土地規模化經營,持續發展特色種植,多渠道發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我們是十五井村合作社,我想訂點玉米種子,現在多少錢?』在後頭鄉十五井,合作社的理事們正商量著今年的種子購置計劃。十五井村村民張顯文作為已入社3年的『熟人』,除了帶地入社年底分紅之外,還在村裡的黑木耳種植示范園區打工,多增加一份收入。
十五井村村民張顯文說:去年我入合作社已三年了,比較以前自己種地或者是賣地來講,收益好太多了,耕地交給合作社,我可以打工,能乾點力所能及的事,還能多增收幾千元,啥也不用管,就等收錢,所以說這好處相當多。第一年入社,耕地收益比賣地增收多一倍,尤其你看賣地價格7500元,分紅就分了1.5萬元。等到第二年的時候,也就是2021年,分紅分了1.7萬元。加入合作社,從這三年的實踐當中看,比自己種地或賣地都強。
自2020年,十五井村就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走出了一條土地規模化經營的路子。在享受合作社集約化發展帶來效益的同時,村裡還多條腿走路,擴建了黑木耳種植示范園區,2021年實現收入40萬元。
十五井村黨總支書記董敏說:到去年7月末,木耳就已經下架了,我們就覺得這木耳棚不能讓它空閑,這樣就抱著試試態度,種植了2萬包蘑菇菌包,產量和銷售收入都挺好,我們十五井村木耳產業園區、合作社發展前景挺好,合作社現有3500多畝耕地,今年還要擴大規模,農機具已經配齊配全,可以降低老百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