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宣
『村民們都是很朴實的,只要用心幫扶、用情駐村,就一定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這是駐村乾部們在駐村幫扶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心得。他們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多年來的駐村生活,也讓他們的足跡遍布了全村上下,對村中產業發展、村情民風、基礎設施建設等情況更是了然於胸。讓我們走近長發鎮長豐村駐村工作隊,看看他們駐村幫扶的故事。
張小秋是市自然資源局海倫農場所所長,2017年5月16日,在他的多次要求下,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駐村第一書記,這一乾就是五年多。對於初到長豐村的張小秋來說,兩眼一抹黑,村情戶情全不了解,於是入戶走訪調研成了張小秋的第一項工作。通過大量的走訪,初步地了解了全村的實際情況,也看到了長豐村發展的希望。
產業是保證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抓手,但農村群眾文化底子薄,有時不願意去接受新鮮事物。經過走訪調研,工作隊發現長豐村距離我市城區只有十幾分鍾的路程,村內有不少農戶小菜園種的比較好,也有發展庭院大棚蔬菜的,有的小菜園一年就能收入六千多元。既然發展思路有了,那麼如何調動村民積極性就成為了張小秋必須考慮好的問題。通過不斷的入戶宣傳,再加上示范戶的引帶,長豐村的小菜園種植從最初的農戶自己發展到如今的統一發展,真正使小菜園產業成為長豐村村民一項重要的增收渠道。
在幫助村裡發展增收產業的同時,工作隊更加注重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想方設法改善人居環境,在張小秋等人的宣傳引導下,現在的長豐村已形成完整的治理體系,相關工作人員、村民定期對村內道路、路邊溝、廣場等地垃圾進行清理,村民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亂堆亂放亂丟陋習得以治理。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張小秋等人協調派駐單位市自然資源局爭取到土地整治項目,修建抗旱井24眼、變壓器17臺、水泵17個,修建農田水利建築物88座,架設、改造輸電線路16.197千米,修繕田間道路1.429千米,生產路14.689千米,修繕晾曬場1處、7906平方米。2022年,工作隊還向相關部門爭取資金,重新修建了路邊溝、更換了村民家中柵欄,這也讓長豐村的村容村貌變得更加整潔有序。
『駐村工作最重要的是和群眾交心。』張小秋是這麼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村頭巷尾、田間地頭、群眾家中,總能看見一支服務小分隊。一聲親切的問候,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傳遞著一份真情,敲開了老百姓的心扉。工作隊不僅聚焦產業發展、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更加注重為民服務,點點滴滴的小事也讓工作隊三人真正走進了長豐村村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