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英 特約記者 高偉
『直播間的家人們上午好,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農產品是紫花油豆角,這個豆角特別有口感,有小時候的味道。大家就准備好排骨吧,你有排骨,我有豆角。我現在正在村民家的小菜園直播,請大家隨我鏡頭往前看……』
9月2日上午9時許,暖暖的秋日陽光照在明水縣明源街道城北村一戶村民家的小菜園,面積不大的菜園內是一人多高的綠色豆角架,64歲的趙亞雲在忙碌地摘著一顆顆碩大的油豆角。她已經習慣『上鏡』了,一年來,房前屋後小園的農產品不出家門就銷售一空了。主播『東北八哥』孫立巍正帶著村黨總支書記於波在熱火朝天的直播。
時下,正是各類農產品豐收之際,為了給村民家的農產品賣上好價錢助農增收,村黨總支支持村民孫立巍開直播,為他在村委會辦公室設立直播間,助推農產品打開銷售渠道,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在直播過程中,孫立巍一邊解說一邊用鏡頭記錄下采摘的全過程,還不時地解答網友提出的問題、與網友進行連線溝通。
『孫立巍網名叫東北八哥,也叫全村的希望。兩年來,這個41歲的朴實村民可真成為全村的希望了。他通過直播把村民家中的油豆角、毛蔥、菇娘、土豆乾、溜達雞、鵝、笨豬肉等農產品賣到全國各地。去年冬季直播殺豬賣肉那纔火呢。』於波忙裡偷閑向記者介紹。
有了直播,村民真正增收了。於波算了一筆賬:村民把油豆角拿到市場上去賣,每市斤也就一至二元,而孫立巍直接給三元價格,每斤就差一元多。而別的農產品差價也大。
『我家房前屋後兩個小菜園面積不到一畝地,每年能收入七八千元。孫立巍讓我種啥我就種啥。有了直播賣貨不愁。』趙亞雲一邊摘豆角,一邊介紹說。朴實的婦女沒有太多的言語,她反復對『鏡頭』強調,豆角貨真價實,家裡的農產品也是純綠色。她還介紹了農家肥的配方,沒有好的配方肥,怎麼長出好豆角。
『朋友們,摘豆角很辛苦,汗滴禾下土。今天的豆角數量不多,也就五六十斤,想買的請到小黃車下單。請大家相信,我不會用別的豆角以次充好。感謝大家的助農……』
上午10時許,直播達到高潮。『他家沒有油豆角了,能不能到別的村民家幫助整點啊?』面對更多的直播間網友需求,孫立巍和於波只能去別的村民家求助。他們兩人一邊走著,一邊直播。
『小村的直播帶動100多戶村民增收。目前,我們正在組織村民曬土豆乾、茄條等乾菜。過些天籌備殺年豬,直播賣東北民豬肉。』於波介紹。
直播帶貨,如何從『一時火』變成『一直火』?於波說:『農產品要賣得俏,質量安全是第一位。我們進行無公害、綠色、有機生產,構建起標准化、常態化的供應鏈體系,這是農貨變網貨的基礎,讓消費者放心埋單。打好農產品特色牌、差異化牌,順應個性化、多元化、綠色、健康等消費趨勢,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上午11時,直播間還是人聲鼎沸。『有沒有沙果啊?我要買沙果!』上海的網民懇求說。網民剛說完,這邊就開始行動了。在村民於振友家的小園內,於振友的妻子踩著簡易木制梯子,於波在旁邊扶著。
『八哥粉絲44.8萬,今天直播網友已經下140多單了。』大汗淋漓的於波笑著說。這樣歡聲笑語的直播常在小村裡火熱上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