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綏化生物醫藥產業跑出『加速度』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8-09 字體:

全媒體記者 許宏偉
 

  近年來,我市把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要戰略性新興產業,依托藥材資源和產業基礎,多措並舉推動醫藥產業轉型昇級、提高企業競爭力,做大現代中藥制造、做優化學藥品制造、加快發展生物制藥,不斷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中藥產業鏈延鏈補鏈

  我市以實體經濟為支橕,科技創新為引領,培養壯大道地藥材產業,加快實施以食品、醫藥為主導的產業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工程,努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為市域經濟域增添新動能。

  目前,全市種植中藥材23種,初步形成了以人參、月見草、返魂草等品種為主,以刺五加、龍膽草、赤芍等品種為補充,集種苗繁育、推廣種植、初加工於一體的北藥『種加銷』產業體系。慶安縣、海倫市被確定為省級中藥材種植示范縣。

  慶安縣地域廣闊,地貌類型多樣,土壤肥沃,生物資源豐富,特別適合野生藥材資源生長,蘊藏五味子、刺五加、人參、黨參和柴胡、赤芍、百合、防風、大力子等57科108種野生中藥材,道地藥材有93種,總儲量約2.4萬噸。我省五味子、刺五加野生藥材資源保護區就在慶安縣,總面積2.2萬公頃,蘊藏量1.9萬噸,成為慶安縣醫藥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我省有著名的『龍九味』,其中『慶三味』三分天下。近年來,慶安縣高度重視中醫藥產業發展,道地藥材種植面積持續擴大、寒地龍藥開發方興未艾、生物醫藥產業如火如荼、產業鏈條不斷延伸,形成以『慶三味』為主,沙棘、關防風、赤芍、月見草等為輔的『3+N』種植格局。2021年,全縣中藥材種植撫育面積達到24萬畝,其中人參種植面積5萬畝。豐華鹿業合作社養殖馬鹿、梅花鹿500多頭,年產鹿茸3000多公斤。『慶安人參』『慶安刺五加』『慶安五味子』的品牌價值逐步提昇。如今,慶安正在加速打造『醫藥產業核心區』,全力打造『龍江藥都』。

擦亮全國獨家品種金字招牌

  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我市醫藥產業拳頭產品地位顯著。

  2020年以來,我市醫藥行業快速發展,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特色產品優勢逐步形成。目前全市共有藥品生產企業28戶,有藥品經營企業1698戶。全市有藥品批准文號1108個,常年生產品種200個左右,涵蓋劑型有注射劑、片劑、膠囊劑、顆粒劑、凍乾粉針劑、原料藥等22種。全國獨家品種有澳利達奈德制藥的別嘌醇緩釋膠囊、中桂制藥的復方魚腥草糖漿、福和制藥的消銀片、龍德制藥的鹽酸丙卡特羅顆粒等10家企業19個品種。2021年,全市有醫藥加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7戶,實現產值46.1億元。

  位於肇東的福和華星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大力投資興建全國最大的生產哮喘病及皮膚病藥物的工業園區——福和華星工業園區,屆時福和華星制藥將成為在科技、營銷、原料基地、管理等方面可以與國外同行業競爭的大型制藥企業。

  黑龍江澳利達奈德制藥有限公司構築國際領先的緩釋微丸技術平臺,研發上市了抑制尿酸合成的『別嘌醇緩釋微丸』等系列產品。采用超微粉碎技術,解決了鹽酸氟桂利?不易溶於水的難題,使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速度增加,極大地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及產品療效。六維磷脂軟膠囊采用MCT復溶粉末磷脂技術和高壓均質技術,解決了兩項世界性難題。企業2020年被評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

創新驅動帶來強勁動能

  多年積淀,我市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競爭力已經逐步顯現。

  走進安達市裕順化工有限公司,科研團隊的專家們正火熱研究著企業安全運行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安達裕順化工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12月,是一家以醫藥中間體生產、銷售為主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主營的工業磺胺醫藥中間體產品,在國內同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目前,公司已擁有科研成果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

  安達輝煌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3月,總投資5億元,主要生產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目前一期項目投資2.2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分別為年產600噸氨甲苯酸、年產240噸氨甲環酸和年產300噸磺胺間二甲氧嘧啶生產線。公司產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市場供不應求。

  樂泰藥業(蘭西)有限公司於2019年5月成立,是省『百大項目』。項目佔地29.6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18.37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8億元。計劃分五期建設,建設周期為6年,預計2024年12月全部完工。目前,在建的是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約5.6萬平方米,計劃投資約2.5億元,已完成投資約2.2億元,預計9月末可投產。項目全部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10億元,稅收收入1.5億元,帶動就業3000人。

  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醫藥企業8家;10家規上醫藥企業建立了醫藥研究機構,其中建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十三五』期間,全市醫藥衛生領域取得科技成果133項,醫藥企業共申請專利109項,獲得專利權82項,其中發明專利29項。制度創新與科技創新共振,『十四五』期間,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將迎來新的騰飛。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