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4月7日訊 ( 劉文靜 楊明 全媒體記者 廉紅 ) 『如果有人和你說能幫你修復征信記錄,千萬不要相信,這是詐騙……』按照人民銀行總行的統一部署,3月30日,我市『征信修復』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正式開啟,旨在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淨化征信市場環境,保障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有效治理『征信修復』亂象,切實維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
據悉,此次專項治理行動中,中國人民銀行綏化市中心支行將協調全市金融機構,通過銀行營業網點、各種新媒體平臺、熱線電話、專題宣講等渠道,讓社會公眾知曉正確的征信維權渠道,切勿輕信『征信洗白』『征信修復』等騙局,引導社會公眾運用合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同時,為加大對『征信修復』亂象的摸排和打擊力度,人民銀行還會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移交、聯合執法等工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對在專項治理行動中發現的『征信修復』違法線索,聯合有關部門進行查處,對涉嫌非法買賣個人信息、假借『征信修復』名義進行詐騙的違法行為依法移交公安機關。
人行綏化市中支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從目前了解到的案例看,『征信修復』主要有三大套路,即面對部分企業和個人急於消除征信逾期等不良信息的心理,以『某某征信公司』為幌子,謊稱可以花錢進行『征信修復』,通過誘導、代理、組織消費者反復舉報金融機構從中牟利,甚至涉嫌實施偽造公文等違法活動,『修復』失敗後不予退款或直接跑路失聯;打著征信培訓、加盟的旗號,謊稱傳授『征信修復』技巧,騙取加盟代理費;以『征信修復』名義騙取個人敏感信息並倒賣給詐騙團伙,危害公眾人身及財產安全。
人行綏化市中心支行征信部門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具有完善的數據標准規范和數據管理機制,貫穿於數據采集、報送、整理、使用全過程,任何機構或個人都不能隨意修改或者刪除已報入征信系統的數據。即便征信出現逾期記錄,也不要過於恐慌,根據《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5年;超過5年的,應當予以刪除。』這意味著個人信用報告上的逾期記錄保存五年後便會自動刪除,不會伴隨終生;另一方面,征信記錄是信息主體社會經濟交往的客觀記錄,僅供使用者判斷、分析信息主體的信用狀況,各家銀行在進行貸款審批時會進行綜合研判,信用報告也僅是參考之一。若認為信用報告上的個人信息存在錯誤、遺漏時,可以向征信機構或者信息提供機構提出異議申請並要求更正,辦理異議不收取任何費用。若在日常生活中發現涉及『征信修復』的違法行為或線索,請及時向人民銀行反饋,有關部門將依法維護公眾的合法征信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