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怡
『無論做什麼事情,乾什麼工作,你拿出真心實意,老百姓就會買賬。』這是閆洪興常掛在嘴邊的話。
閆洪興4年前任蘭西縣長江鄉長江村黨總支書記以來,傾情村事民情,從村集利益出發,以村民的呼聲和盼望為導向,解難題,排民懮,把一腔熱情撲在了這個村裡。
攻堅克難排除『心頭患』
2019年,剛上任的閆洪興就面臨『清化收』這個大難題。閆洪興帶領黨員乾部『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清化收問題采取不同的措施,定期進行開會復盤分享相關經驗。與此同時,閆洪興也鼓勵各村隊長幫忙做宣傳,讓群眾轉變思路從『被動交』到『主動交』,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來進行針對性突破。一位老黨員,半個月的軟磨硬泡收上來13萬多元。
2020年『清化收』資金達145萬元,2021年『清化收』資金117萬元,2022年長江村繼續緊抓『清化收』,兩個月的時間收上來資金50餘萬元。
長江村有一部分土地是窪地,村民種植玉米年年減收。閆洪興在田間地頭轉悠了好幾天,忽然想到或許可以試試改種高粱。經過多方對比,閆洪興聯系上了一家南方的酒廠。
『我們主要種植黏高粱和甜高粱,都是酒廠提供的已經培育好的高粱種子,秋收時他們也會直接來收購所有的高粱,村民也不用擔心銷路,去年種植了500畝,增收效果明顯,今年我們擴種到了3000畝。』
轉換了種植思路,閆洪興又成功解決了窪地種植這個村民的『心頭大患』。
修路排澇民生無小事
『一到下雨天就都是積水,不但村民根本沒辦法正常出行,也影響孩子們正常上學。』百姓的困難是閆洪興最關注的問題。
以前的長江村落後、貧窮,村上各屯還有20餘條土路沒有維修,泥濘不堪,很多學生上學,因為路不好不通車,只能每天走出很遠去上學。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閆洪興當機立斷,『其他的事兒放一放,先修路,把出行問題解決了。』
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如今長江村道路19.550公裡,硬化道路15.750公裡,磚瓦率達95%。為村民解了多年來的困擾。
2020年,受臺風影響長江村暴雨如注,3萬畝農作物遭遇洪澇。閆洪興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緊急部署前往縣裡購買了118根水泥管,組織村民出動挖掘機將出現農田積水的地區進行下管排澇,經過10餘人一周時間的努力,最終保住了3萬畝農作物。
七棵樹屯是長江村打造的第一個環境整治標准屯,自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長江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對屯內路邊兩側生活垃圾、畜禽糞便、農藥瓶等進行集中清理。
『七棵樹屯的工作都是我們自己乾的,我們這些村乾部牽頭帶領貧困戶一起乾,用時好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段路修好了。去年安裝路燈156盞,柵欄2000餘米,擺放垃圾箱200餘個,栽植綠化樹木4300餘棵,今年還計劃栽植果樹1000棵。』
土地托管化解務工與種地矛盾
如何化解村級務工與種地之間的矛盾,也是閆洪興亟待解決的大事。
『村民們都說「打工顧不上種地、種地耽誤掙錢。」我覺得土地托管或許是個機會,就積極向大家介紹了土地托管的相關政策、好處和運作模式等,讓村民願意把土地進行托管。』
2021年長江村土地托管達7000多畝,土地托管後更利於規模化、機械化、現代化耕種管理,同時也減少了村民重復購買農機具的開支,減輕了他們的勞動量,有效解決了『有機無田作業、有田無機作業』的矛盾。統一耕種,也打破了戶與戶間的界限,有效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大增加,農業生產成本逐步下降。
閆洪興表示:『作為一名基層工作人員,我始終認為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必須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我心裡有一筆賬,要一個事兒一個事兒地為老百姓解決,秉承著「植根於民心系群眾」的原則,做實做細服務群眾文章,真正做到帶領村民發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