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綏化市第九中學數學教師喬小梅
全媒體記者宋一楓
『喬老師就像媽媽一樣,沒有她我可能初中都不能畢業,更不會有我今天的樣子。喬老師是我要用一生來銘記感謝的人。』提起自己的恩師喬小梅,綏化市第九中學2005屆學生小明滿是感激之情。
喬小梅,綏化九中初中部數學教師。她從教35年,一直奮戰在班主任工作崗位上,用無私博愛培養無數優秀學子。
喬小梅鍾情教育事業,1987年,大學剛畢業的她就走上了綏化九中的講臺。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教育教學工作上,奉獻給了當時幾乎和她一般大小的孩子們。
每天早來晚走,如陀螺般不停旋轉,班級的學生就是她的一切,年輕的她忽略了自己的身體健康。1995年一個凜冽的寒冬,講臺上的她忽然暈倒,送醫院後被查出她患上了美尼爾綜合征。原來時常耳鳴等癥狀早已給她預警,但她誤以為是勞累過度並未在意,耽誤了治療,沒想到美尼爾綜合征會伴隨她一生。
因為放心不下學生,經過簡單的輸液,第二天她就冒著漫天飛雪騎自行車匆匆趕往學校。一會想著怎麼補落下的課程,一會又想著困擾自己的病情,不小心竟一頭撞上了路邊的廣告牌匾,整個人應聲倒地頭破血流。她到附近診所進行簡單包紮後,不顧流血的傷口就直奔學校。看到出現在講臺上受傷的老師,孩子們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那一刻,孩子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他們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辛勤的付出。
35年班主任工作,她從未拋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為他們都是民族的希望和未來。2005屆學生小明,聰明活潑樂觀好學,不承想從初三開始成績直線下滑,整個人也變得消極懈怠起來。喬小梅找他談話,小明沈默良久後說:我要退學,不想讀書了。原來小明父母的婚姻出現變故,小明的世界開始變得灰暗。了解情況後,喬小梅耐心勸導小明無論如何也不能放棄讀書不能放棄求學路,課堂上主動提問讓他高度集中注意力,課間把他叫到辦公室給他酸奶水果,午休時與他共享午餐。母親般的溫暖呵護,讓小明找回了曾經的學習狀態,後來順利昇入高中。在高中,小明始終把喬老師當作媽媽般保持聯系,成績穩居前三,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黑龍江大學,現就職於沈陽一電信公司。每每聊到那段叛逆的時光,小明除了感激還是感激。類似事例不勝枚舉。喬小梅潛心紮根三尺講臺,用心厚植教育情懷,成為學生的『大先生』『好朋友』『領路人』。
2020年,新冠疫情來襲,學校停課開啟線上教學,喬小梅總是精心設計好每一堂網課。課堂上,她實時與學生互動,隨機檢查學生出勤學習情況。除了她所教的數學課,其他科目她作為『旁聽生』進行監督。課後她分析直播數據,觀察每個學生的上課時互動情況。由於長時間面對電腦和手機,喬小梅視力直線下降,現在做題和看書不得不佩戴眼鏡,但她無怨無悔。
杏壇築夢連經緯,桃李花開映素暉。喬小梅不計個人得失,獻身教育事業,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尊重與好評,並獲得了省級骨乾教師、市級勞動模范、市級優秀教師、功勛班主任等諸多榮譽稱號。她所教的歷屆學生中考成績優異,中考重點率居高不下:1995年全市中考600分以上考生僅有十幾名,她所帶班級就有6名;2001屆考入一中47人;2005屆考入一中63人,13人進入奧賽班;2017屆僅1人未夠普通高中錄取分數線;2021屆10人考入一中奧賽班。
喬小梅說,教師的天職就是奉獻,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她正用一生去踐行一名人民教師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