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薄弱 補齊短板
慶安基層關工工作重煥生機
東北網綏化3月17日訊 ( 莊義彬 ) 今年初,慶安縣關工委查找薄弱、補齊短板,著力加強鄉鎮、街道關工委建設,下氣力解決『空轉』『虛做』的問題,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的作用,迅速打開關心下一代工作局面,全縣關工工作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慶安縣關工委是全國和省市先進單位,曾多次在中國和省關工委召開的會議上介紹經驗,並通過現場會推廣。近兩年,由於受新冠疫情和機構改革的影響,關工組織建設一度出現弱化,直接影響到基層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開展。黨中央關於著力加強關工委建設通知下發後,縣關工委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著重摸清關工委建設存在的弱項和問題。針對存在問題,縣關工委采取分片分層舉辦培訓會、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對鄉鎮和街道關工委成員進行輪訓,對難以集中的人員,則采取微信、視頻形式進行培訓,主要講清楚新時代的特征、本質和任務,以及給關工工作帶來的新問題,應該采取的新對策。培訓由於重點突出,堅持問題導向,收到明顯效果。
隨著土地流轉和鄉村並校,鄉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和五老人員有大批進城,給關工工作帶來衝擊。對此縣關工委在組織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下,對五老隊伍進行了調配和整合,安排年紀較輕、精力充沛人員進入到關工組織。全縣新加入五老隊伍的有1100人。同時對進城的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采取劃分責任區、建立聯系點、固定包扶戶等形式加強管理,並對他們工作任務簽訂責任書、制定路線圖、規定完成時間表,重點配合中心校搞好道德教育,配合村屯搞好法治教育。柳河鎮常務副主任錢福春家距鄉鎮70裡,來往不方便,他就蹲在學校,幫助規劃思想道德教育,親自編寫紅色基因講稿,講給孩子聽。
慶安縣關工委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五老人員難集中開展活動的情況,先後推廣了安泰社區舉辦書法培訓班、吉康街道組建老人演出團、民樂鄉創辦老人點子隊等做法,青少年和五老人員都踴躍參加,確保了經常開展活動。教體局關工委常務副主任李玉君在冬殘會開幕之際,及時組織五老帶領學生開展為殘疾孩子獻愛心活動,許多學生為有殘疾的同伴背(扶)上學、代送午飯、補習功課,為殘疾孩子做好事達153件。
慶安縣鄉鎮關工委還積極主動為鄉鎮當好參謀。民樂鎮民合村靠養豬脫了貧,但飼養的多是民豬,市場賣不上價,銷路也不好,想丟掉這個產業。鎮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畢景文幫助村裡改良豬的品種,購買了加拿大母系豬、美國公系豬,兩種豬進行雜交,培育出長白新品種,創辦起種豬場,使養豬產業又成為立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