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約記者 姜立峰 全媒體記者 陳驍


立秋時節,走進海倫市廣袤的豆田,沈甸甸的豆莢綴滿枝頭,長勢喜人,陣陣秋風吹過,『金豆子』在豆莢裡唱起豐收的歌……
『中國大豆看龍江,龍江大豆看海倫』。大豆,一直以來都是海倫市最負盛名的農產品,無論面積、產量、質量、規模及品牌影響力,都享譽東北乃至全國市場。
近年來,海倫市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國字頭標簽,以及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資源優勢和高油脂、高蛋白、非轉基因的品質優勢,構建了繁、種、加、銷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在推進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飯碗』裝滿『中國糧食』、油瓶子多裝『中國油』做出不懈努力。
好地好種出『金豆』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海倫市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縣,始終位於全國大豆主產縣的前列,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全國大豆振興計劃高油大豆示范縣,被國家命名為綠色食品原料標准化大豆生產基地。
近年來,海倫市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用現代科技為大豆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讓大國糧倉根基更穩、豐收答卷成色更足。
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王永久介紹:『今年,海倫糧食作物種植面積451.9萬畝,其中大豆面積達到216.4萬畝。我們在種植過程中,在選育良種的基礎上,積極推廣農機、農藝、良法相結合的現代種植技術,包括大機器精量播種、科學田間管理、大壟密植等,有效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能力,進一步減少水土流失,保護作物根系生長,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並減少了作業工序,節約勞動力資源,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戶增產增收,為全年糧食穩產豐收築牢根基。』
經過精心栽培,海倫大豆圓潤、光亮、飽滿,品相好、品質佳,並憑借其非轉基因、綠色、富硒的品位,高油、高蛋白的品質更是讓『小金豆』聲名遠播。海倫還不斷健全產業鏈,助力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倫現有豆粉、制油等大型加工企業9家,年加工能力75萬噸,加工企業的成長一直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黑龍江省龍海食品有限公司,是國內豆粉、豆奶粉大型綜合加工企業之一。總經理尤雨介紹,2012年,因為被優質的原料資源吸引,公司在海倫成立,依托於多所科研機構,聯合開發寒地黑土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的系列深加工產品。經過幾年的努力,企業建設實現了『強筋健骨』,各產業鏈均有了長足發展,如今,公司年產值2.3億元,不僅是海倫本土的地理標識產品,更榮登『雪龍號』,成為唯一豆粉合作品牌。企業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自然資源提供營養健康的食品,助力民眾的健康生活,同時發展帶動農民增收、合作社壯大、農業資源綜合利用率逐步提高。
對於海倫大豆,尤雨更是充滿信心:『海倫大豆富含硒元素,是開發大豆功能食品的最優資源。作為全國龍頭企業,我們積極參加大豆行業內有影響的展銷會、洽談會,隨身帶著海倫大豆的宣傳資料,做好海倫大豆的宣傳。嚴格把控產品質量,擴大海倫大豆產品市場競爭力,全力打造好「海倫大豆」品牌。』
好企業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來,海倫集聚項目資金,優先支持龍頭企業提昇產能,延伸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對上爭取大豆加工補貼、好糧油行動計劃品牌營銷獎補、貼息等資金共540萬元,較好地支持了大豆加工企業發展。2022年共加工大豆20萬噸,實現產值11.4億元,其中,7戶規上企業加工大豆17.9萬噸,主要生產豆粉、豆油、豆餅粉、豆粕、液態豆漿等產品,實現產值11億元;規下及個體工商戶加工大豆2萬噸,產值3850萬元。
守護大豆中國『芯』
種子是農業生產的根本,提振大豆產業,還需要提昇種業『芯片』功能。
『這是我們幾十年收集的「家底」,每一份都是無價之寶。』在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作業室裡擺放著各類大豆品種,有的掛著標簽用網兜一袋袋分裝起來,有的是成捆的大豆植株標本。『這裡有幾百份大豆材料,不足我們實驗站大豆材料的十分之一。大豆育種,有時比照顧孩子還費功夫,特別是遴選品種的過程,必須要純手工處理。』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大豆育種專家李艷華介紹。
紮根海倫30餘年,李艷華培育的東生系列優質大豆品種,不僅讓種植戶增產增收,也提昇了海倫大豆的品質,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緯度地區大豆品種較為單一的難題。近年來,中國科學院海倫農業生態實驗站以高蛋白大豆為主打品種,大力引導農民科學種植優質品種,大豆產量大幅度上昇,海倫大豆平均畝產350斤,有農戶甚至種出每畝480斤的高產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品種創新是大豆產業振興的關鍵。去年12月,一場意義非凡的海倫大豆品種『太空育種』交接儀式於北京航天賓館盛大舉行,這標志著海倫市東生大豆種『太空育種』項目進入關鍵發展階段。
交接儀式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航天育種研究中心原總工程師、中國未來研究會航天農業與食品未來研究分會會長曲建偉將110.4克曾搭乘實踐衛星十九號進行太空育種實驗的東生1號、東生16號、東生19號、東生22號、東生35號等五個大豆品種的種子,鄭重交予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李艷華團隊手中。
今年夏天,這批種子已順利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南濱農場試驗田裡培育,這些采用『大壟三行密植』技術培育的豆種,具備『誘變效率高、育種周期短、有益變異多』等優勢,其43.97%的蛋白質含量創下寒地大豆新紀錄。
在海南省試驗田裡,李艷華一邊記錄『東生』系列大豆的株高數據一邊說,『這些承載太空基因的種子具有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增強農作物的抗病蟲害、抗逆性等能力,對於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產業昇級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海倫大豆也將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太空優選蛋白計劃的先行者。』
從太空到實驗室,再到試驗田,最終回歸黑土地萬頃良田,海倫大豆種業創新的鏈條正在全面打通。在這片黑土地上,每一粒種子都在積蓄力量,每一個創新都在孕育希望,一粒粒『金種子』正成為端牢『中國飯碗』最堅實的內核。
『小金豆』賣出大市場
秋風習習,走進位於海倫市經濟開發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山東香馳控股投資的年產15萬噸御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豆項目拔地而起,一條萬噸級大豆蛋白生產線正破土而出。今年建成投產後,大豆分離蛋白產品將銷往90多個國家和地區。屆時,大豆蛋白生產線將與原有的豆漿粉、精煉豆油等產品共同構成精深加工矩陣,有效助力海倫大豆構建繁、種、加、銷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為海倫大豆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海倫市按照『中國大豆名城』發展思路,以豆制品為主陣地,以企業培育為突破口,以提昇品牌價值為關鍵環節,多次參與主辦中國豆制品行業年會、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國際高峰論壇等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活動,通過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品質品牌提昇行動,組織域內企業參加北京、上海、福州、杭州、鄭州、深圳、成都、合肥、哈爾濱等展銷會、展覽會、洽談會,用品牌效應促進海倫大豆產業發展。此外,還依托黑龍江大豆貿易中心打造谷粒倉全系農產品品牌,讓品牌說話,讓更多企業走進海倫。
『大豆興,百姓富,事業旺,社會安。』
在海倫市前進鎮,東興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劉春生指著豐收在望的『金豆子』說:『你看這豆子勻稱飽滿,蛋白和油脂率都不錯,一定能賣個好價錢,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
合作社今年種了7000多畝大豆,全程都是機械化,『現在海倫大豆聲名遠播,一點不愁賣。在現代科技助力下,大豆種植變得簡單多了,只要偶爾下地看看就行。土地連片後大機械作業效率高,最終體現就是增產增收。』
大豆種得好、賣得好,消費拉動是關鍵。日趨多元的大豆產品,見證食品消費結構的昇級。鴻潤糧油是海倫的本土企業,多年深耕大豆食用油領域,進入生產車間,簡單的原糧在轟轟運轉的設備裡走上一圈,就提高了『身價』。滾圓的大豆變成了汩汩流淌的豆油,與附加產品豆粕,一起帶來成倍的外匯收益。公司負責人說:『海倫市大豆產量大、糧質好,生產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2025年,海倫大豆年產量預計達37.5萬噸,年貿易量達100餘萬噸,2024年規上企業大豆總產值達6.3億元,擁有大豆經營業戶200餘家。
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趙峰說:『近幾年,大豆食用消費量持續增速,豆制品市場有望穩中有增,特別是以植物蛋白為賣點的高品質豆制品等領域持續創新,有望拉動豆制品消費總量平穩增長,這對海倫大豆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高質量發展的契機。』目前,海倫正在研究完善大豆全產業鏈政策,綜合運用補貼、保險、信貸、儲備調節等政策工具,多措並舉暢通供銷、穩住預期,持續調動農民種豆積極性。
一粒小小的大豆還承載著海倫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自信和底氣,大豆文化也由此而生。早在2003年初,海倫市大豆文化研究會就面向全國征集『弘揚大豆文化』的作品;2018年,海倫市作家協會又組織作家和文學愛好者創作歌頌大豆的作品,兩次大規模集中創作和隨時的個人創作,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海倫大豆文學。此外,大豆書法、大豆理論、大豆曲藝、大豆剪紙等具有海倫特色的大豆文化豐富著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大豆風光』『大豆度假』『大豆研學』『大豆體驗』等文旅模式也將逐步上線,海倫的大豆產業體系和大豆生態體系的道路即將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