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全省馬鈴薯單產提昇觀摩會在北林召開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05 字體:

『龍薯30』畝產破四千八百公斤

全媒體記者  孫妍
 

  9月4日,由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主辦、黑龍江省農科院綏化分院承辦的『2025年馬鈴薯單產提昇關鍵技術現場觀摩會』,在綏化市北林區郎家寨試驗農場舉行。50餘位專家學者、企業負責人和種植戶代表齊聚現場,為黑龍江省馬鈴薯產業昇級精准『把脈』、靶向『開方』,共同見證寒地黑土上孕育的馬鈴薯,如何通過技術賦能,成為破解農民增收難題、助推鄉村振興的『致富密碼』。

  觀摩會重點展示省馬鈴薯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提供的22個馬鈴薯新品種的種植成效。經專家現場實測,多個品種表現突出,其中『龍薯30』平均畝產達4840公斤,『克新49』畝產超4400公斤;『龍薯23』商品薯率超過94%,畝產突破3650公斤。『龍薯20』『東農321』『克新51』具備優良的蒸食品質。示范區集成應用脫毒種薯、水肥一體化及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平均畝產較傳統種植增產顯著,為全省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橕和技術模式。

  『來,嘗嘗咱們試驗田裡的馬鈴薯。』技術專家們端上一盤剛蒸好的馬鈴薯讓大家現場測評。熱氣騰騰的馬鈴薯一掰開,咬一口,質地細膩,香味濃郁,帶著淡淡的甜味。『這個品種淀粉含量高,口感面而不乾,蒸煮燉炒都好吃,尤其適合加工。』專家們一邊品嘗一邊討論,『關鍵是適應性強,生育期適中,能錯開高峰上市,地頭價每斤起碼高出兩毛錢!』

  專家們從品種特性聊到市場銷路,從栽培技術談到深加工方向。周圍的種植戶們一邊嘗著新出鍋的馬鈴薯,一邊仔細聽講。來自東興辦事處工農管理區的種植戶捧著手裡的馬鈴薯笑著說:『以前咱這種大豆、玉米的多,沒想到馬鈴薯品種這麼講究,去年試種了5畝,畝產過了6000斤,算下來多掙了3000多元!』

  在綏化市北林區興福鎮民權村種植基地,馬鈴薯大壟雙行膜下滴灌水肥藥一體化栽培技術成為焦點。白色地膜下,滴灌帶精准輸送水肥,實現養分與水分的高效利用。該技術將大壟雙行種植、膜下滴灌與水肥藥協同施用深度融合,不僅減少農藥化肥用量、降低人工成本,還能顯著提昇馬鈴薯抗逆性與產量。參會專家與種植戶駐足田間,詳細詢問技術細節,現場交流操作要點,對該技術的實用性與推廣價值給予高度認可。

  來自省農科院、省馬鈴薯產業技術協同創新推廣體系的專家團隊,與相關種植主體及龍頭企業負責人共同參與此次觀摩會,形成了『科研單位+政府部門+經營主體』的協同推進格局。省農科院綏化分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觀摩會不僅搭建起「專家—合作社—種植大戶」的高效農技推廣網絡,更通過現場品鑒、測產,推動科技成果從試驗田走向廣闊黑土地。』依托優良品種與高效栽培技術的雙重賦能,這片黑土地上的『金疙瘩』將持續助力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為龍江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希望與動力。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