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慶安引領青少年追尋英雄足跡感悟紅色精神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9-03 字體:

抗戰精神浸潤心靈  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慶安引領青少年追尋英雄足跡感悟紅色精神

  東北網綏化9月3日訊 ( 莊義彬 特約記者 段金林 )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慶安縣關工委聯合教育部門,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引領青少年追尋英雄足跡,銘記抗戰歷史,感悟紅色精神,當好新時代接班人,鞏固捍衛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

  講述抗戰故事。慶安在城鄉建設的烈士陵園有21處,縣關工委把這些陵園當作教育基地,經常組織中小學生到陵園,邀請老抗聯、老支抗模范親身講述抗戰故事,銘記抗戰歷史。大羅鎮關工委把青少年帶到許亨植烈士陵園和馬家橋抗聯四烈士陵園,邀請老抗聯戰士左晉生和抗聯英雄張永貴的後代講述當年先輩同日軍血戰的故事,讓紅色基因真正融入血脈,浸潤心靈。

  重走抗聯路線。發展鄉境內有兩座山和三條河,山高林密成為當年抗聯西征部隊同日偽軍進行血戰的主戰場,主要以伏擊戰、偷襲戰為主。為了讓青少年親身感受戰爭的場景,關工委帶領學生重走抗聯路,每走到山險水深的地方,便講述一個抗聯故事,使學生們對抗聯戰士不畏艱險的拼搏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清晰理解。

  緬懷抗戰先烈。縣關工委組織中小學生到烈士陵園後,先到檔案館了解烈士的生平,敬獻鮮花時再由關工人員或是檔案人員向學生詳細講述烈士的戰斗事跡,聽完感人的戰斗故事,學生們都眼含熱淚,將鮮花敬獻到墓碑前。

  創作抗戰圖畫。慶安是版畫藝術之鄉,文化系統關工委發揮這一特長,組織版畫小作者圍繞抗戰題材,創作版畫作品。他們還組織小作者走訪抗聯老兵、瞻仰抗聯遺址、查閱抗聯資料,將紅色文化融入作品中。目前,孩子們已創作出《歡慶勝利》《漂亮伏擊》《奮勇血戰》《收復陣地》等28幅抗戰題材作品,很好地弘揚了抗戰精神。

  書寫抗戰作品。慶安鎮關工委組織30名頗有書法成就的青少年圍繞抗戰精神主題,創作書法條幅對聯。為使作品深含抗戰故事底蘊,他們事先進行專題學習,然後創作條幅書法64幅,並舉辦了書法作品展覽,既增強了學生們對抗戰精神的理解,也提高了他們的書法水平。

  朗誦抗戰詩歌。歡勝鄉中心校的學生創作抗戰的詩歌蔚然成風,為此,鎮關工委舉辦中小學生抗戰詩歌朗誦會,並從上百首詩歌作品中精選了20首在大會上朗誦。學生們表示,要用抗戰精神凝心鑄魂,爭做傳承抗戰精神的新人。

  編演抗戰節目。開學前,勤勞鎮關工委聯合鎮中心校組織學校文藝骨乾編演文藝節目。短短幾天時間就編排出情景劇、歌舞、相聲等13個節目,演出深受歡迎,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八十周年營造了濃厚的氛圍。

  追尋抗聯遺址。地處同樂鎮的老金溝山區曾是北滿省委所在地,是西征部隊的集結地和中轉站,曾留下許多紅色遺址。新中國成立後對這些遺址重新進行修繕和整合,並改名為『小紅營』。這次鎮關工委組織中小學生對紅色遺址進行追尋,邀請支前模范孫德珍、尹鳳閣的後代講述當年抗聯將士艱苦抗戰的事跡。當孩子見到抗戰英雄所住的板夾泥草房、地窨子時,心情很是沈重。孩子們深刻感受到抗戰先輩們的熱血與擔當。孩子都說,能在明亮的教室裡上課,那是抗聯將士用犧牲換來的,我們要好好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守護好家園。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