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黑土地上的『省心密碼』與『增收方程式』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25 字體:

□  姜博  全媒體記者  王宏妍
 

  春播時缺農機、夏管時缺技術、秋收時缺人手、冬閑時愁銷路——這些曾讓綏化市農戶頭疼的『四季難題』,如今在各類托管服務組織的專業服務中迎刃而解。北林區雙河鎮農戶們算得明白:『土地全托給村集體合作社,春天不用挨凍找農機,夏天不用頂著日頭打藥,秋天不用求人收糧食,冬天還能提前拿到訂單錢,畝產多了,淨賺也比之前多了!』

  作為全省唯一整市推進農業生產托管示范市,我市用模式創新破解『四季種地難』,讓土地托管成為農戶省心增收、糧食豐產增效的『金鑰匙』。

  截至2025年,全市土地托管面積已達1805萬畝,3733個服務組織紮根田間,涵蓋631個村級集體、869家合作社、79家農業企業等多元主體,在黑土地上編織出一張『專業服務網』。

  『地塊散、技術弱、效率低、銷路愁』曾是制約農業發展的瓶頸。我市立足農事四季特點,探索出五種各具特色的托管模式,為不同農戶群體量身定制『解愁方案』。

  村集體主導模式,善解『統籌難』。依托村級組織的凝聚力,將零散耕地整合連片,實現從春耕播種、夏季田管到秋收、冬藏的全流程統一調度,既降低耕作成本,又為村集體開闢穩定增收渠道,讓『巴掌田』連成『整塊田』,大幅提昇機械作業效率。

  合作社主導模式,專攻『技術關』。憑借豐富的生產經驗和專業設備,為托管土地提供從選種、播種到田間管理、收割的全鏈條技術服務,推廣免耕播種、測土配方施肥等科學種植方式,通過專業團隊把控農時與技術,讓農戶對豐收更有底氣。

  農業企業主導模式,主打『科技牌』。發揮企業在技術研發與資源整合上的優勢,將無人機植保、大數據?情監測、智能管理系統等現代科技融入托管全流程,實現精准種植、高效管理。

  家庭農場主導模式,聚焦『銷路穩』。以適度規模經營為基礎,將托管服務與定制農業、訂單農業相結合,從春季選種到冬季配送全程對接市場需求,按標准組織生產,解決農戶『種啥愁啥、賣啥難啥』的問題,實現優質優價。

  墾地合作主導模式,突出『強強聯合』。通過與農墾系統合作,引入先進的經營理念、大型農機設備和現代化種植技術,實現從春耕搶農時到冬季降成本的全環節優勢互補,最大化釋放規模種植效益。

  土地托管不僅讓農戶『四季無懮』,更在實踐中催生出多重變革,為農業現代化按下『加速鍵』。

  規模經營邁上新臺階。通過托管整合零散地塊600餘萬畝,形成『服務型規模經營』格局。托管組織統籌四季農機調度,機械利用率提昇40%,畝均耕作成本降低80元,相當於為農戶帶來『隱性增收』。

  科技應用跑出了加速度,多元增收繪就了新圖景。風險防控織密了安全網。從『一家一戶單打獨斗』到『專業組織抱團發展』,從『看天吃飯』到『科技護航』,綏化市的土地托管實踐,既守住了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又蹚出了農民增收的新路子。

  金秋時節,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上,土地托管正書寫著更多『省心又增收』的新故事,為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