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說和人老李』:退休不褪色 甘當基層『解鈴人』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19 字體:

張自峰

  8年間,累計調解案件8135件,成功化解7825件,調解成功率高達96%,群眾滿意率100%,幫助當事人兌現各類經濟損失賠償(補償)共計2.45億元,為群眾節約訴訟費用近150萬元。他就是慶安縣『說和人老李』調解工作室創始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李玉君。

  2017年,從慶安縣第二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崗位退休的李玉君,被縣人民法院聘為特邀調解員。帶著對群眾工作的熱忱,他牽頭創辦『說和人老李』調解工作室,從此踏上了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的新征程。

法理情融合創新調解方法

  『調解不是簡單的「和稀泥」,而是要在法理框架下講清情理。』這是李玉君常掛在嘴邊的話。多年來,他總結提煉出『熱案冷處理法』『換位思考法』『情法交融法』『親友疏導法』『循循善誘法』等特色調解技巧,被稱為『李氏調解六法』。

  在處理一起兄妹土地承包糾紛時,他既援引《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權屬,又以手足親情為突破口,引導雙方回憶父母在世時的溫馨場景,最終使兄妹達成和解,既維護了法律尊嚴,又修復了親情關系。

  李玉君首創『四情聯動』工作法,將親情、友情、人情、故情融入調解過程。在處理一起物業糾紛時,他不僅從法律角度分析責任,更給當事人算了『情感賬』『信譽賬』『經濟賬』,通過講述『六尺巷』故事,引導雙方換位思考,最終使僵持不下的矛盾迎刃而解。當事人感慨:『李老師說得在理,多一分和諧,少一分矛盾。』

為民守初心化解『急難愁盼』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這是李玉君始終堅守的信念。在他調解的案件中,既有金額達數十萬元的經濟糾紛,也有鄰裡之間雞毛蒜皮的小事,但他始終一視同仁,用心用情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

  2023年,三名農民工被拖欠工資4.6萬元,多次討要無果。李玉君接手後,立即聯系僱主王某,從農民工的家庭困難講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最終促使王某制定還款計劃,讓農民工兄弟拿到了血汗錢。在處理一起工傷賠償糾紛時,他頂著烈日多次往返工地和醫院,不僅幫助受傷工人拿到賠償,還促成雙方達成諒解。

  面對新形勢,他主動學習新技能,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遠程化解糾紛。在一起跨省借貸糾紛中,他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耐心勸導遠在海南的債務人,最終促使其與債權人達成還款協議,實現了『隔空』和解。

『傳幫帶』放大品牌效應

  『我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讓更多人學會調解方法,纔能更好地服務群眾。』李玉君不僅自己熱心調解,還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他多次在『慶安縣人民調解大講堂』授課,為全縣50餘名調解員傳授經驗,詳細講解『李氏調解六法』和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操作方法。他的調解故事被《人民法院報》《中國審判》等20餘家媒體報道400餘次,成為基層調解工作的鮮活教材。

  在李玉君的帶動下,『說和人老李』調解工作室成為慶安法院的特色品牌,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其調解微視頻獲得最高人民法院第八屆『金法槌獎』。李玉君本人也先後被評為綏化市先進人民調解員、全國『平安之星』、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全國離退休乾部先進個人。

  如今,66歲的李玉君依然堅守在調解一線,每天接待群眾、分析案情、化解矛盾。他的辦公桌上,厚厚的卷宗每一頁都記錄著他為群眾排懮解難的點點滴滴。

  『只要群眾需要,我就會一直乾下去。』李玉君用朴實的話語詮釋著一名老黨員的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裡』上,書寫著一名退休乾部的責任與擔當。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