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7月25日訊 ( 鄭福鑫 孫常鳳 全媒體記者 許宏偉 ) 明水縣以黨建為引領,因地制宜、創新實踐,為鄉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振興之路。
『我們勤儉村將賡續紅色基因與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結合起來,不斷挖掘傳統村落文化、傳統手工技藝、革命遺址等資源,大力發展紅色研學教育、旅游體驗等,使傳統鄉村煥發新生機。』明水縣明水鎮勤儉村村黨總支書記申遠介紹道。明水鎮勤儉村整合村部辦公室、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文化廣場、紅色階梯等資源,打造出景區、集鎮、鄉村三位一體的紅色文旅融合集聚區,創新形成『農村黨建+綠色產業+紅色旅游』的『1+1+1』發展模式。通過開展黨性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文化教育、清廉農村建設等一系列專題情景式教學,這裡已成為明水縣內首個紅色文旅融合片區。
明水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紮實推進鄉村『五個振興』。在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進程中,通過緊盯產業優勢、挖掘特色資源、落實惠民服務等舉措,探索出文化傳承涵養型、產業融合帶動型、基層治理保障型、生產托管服務型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為鄉村全面振興開闢了新路徑。
在基層治理方面,永興鎮黨委強化黨對基層治理和鄉村治理工作的統一領導,圍繞提昇各村治理效能,推廣完善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接訴即辦等治理方式,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統籌全鎮各村黨建、綜治、民政、信訪、應急管理等網格,構建『多網合一、一網通管』基礎全科網格,推動形成農村基層治理新格局。
產業發展上,崇德鎮積極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大力推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2024年,村兩委成員帶頭創建農村新型合作組織,推動土地托管工作,通過基地建設、連片種植、土地流轉、全程托管等方式,帶動全鎮規模經營面積超10萬畝,其中土地托管面積約5萬畝,助力近千農戶增產增收。
雙興鎮黨委則以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為著力點,精准對接全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等主導產業發展布局,推動一產與農產品加工、旅游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探索出『統籌在支部、生產在農戶、基地在鄉村、加工在鄉鎮、流通在全國、增收在農民』的鄉村經濟發展模式,不斷壯大產業振興發展集群。目前,全鎮累計建設各類生產基地7個,大豆種植面積達4.1萬畝,培育壯大2個農業龍頭企業,引進3個農業項目。此外,持續挖掘鮮食玉米、紅谷子小米、蒲公英茶、藍靛果等特色產業潛力,建立特色農產品加工核心區、集散中心、扶貧車間,帶動350人就業,人均增收1.5萬元,全力推進文化、旅游、農業全產業鏈發展,讓農民生活富裕幸福,農村更加和諧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