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鹽鹼地上的新山鄉巨變(組詩)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7-21 字體:

布日古德

  在烈士紀念碑前

  明久,讓這塊鹽鹼地綠水歡歌
  明久,讓這塊鹽鹼地青紗帳遼闊
  明久,讓明久人前赴後繼,後浪推前浪
  今天我們的花朵這麼絢麗、燦爛
  誰能不記得那上面綻放著
  革命烈士姚明久一腔心血

  一座紀念碑,在陽光下
  鮮花、青草、湖水、口號
  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地標和音符
  多少碗熱血沸騰的六十度
  燒起來讓我們去面對眼前的
  碑文一次次講述
  愧對一位烈士的淚水和情懷

  八十年前的鄉間小道
  烈士的身影、吶喊的聲音
  依然鏗鏘回蕩
  重走抗聯路
  誰那麼害怕啊
  腐敗滋生了多少魔鬼
  秋風掃落葉的時候
  我和姚宏宇站在秋天的山崗上
  舉著金燦燦的玉米穗兒
  喊著我們的爺爺
  ——姚明久,姚明久

  一棵向日葵

  鄉間的小道上
  炊煙和羊群在前
  我和它們走進鄉愁的
  夏日和秋天

  晨光熹微,夕陽晚照
  白色、粉色與金色的嫩
  都在一棵高高的向日葵上

  再有兩個月又是一年的豐收在望
  那時候
  是不是姚明久烈士又舉著刀把
  站在新時代大馬力機車上
  指揮新山鄉——開鐮

  他像一棵向日葵
  也像一尊鐵塔,氣宇軒昂
  我們共產黨人就是這樣
  一步步、一代代從井岡山、長征路上
  一步步、一代代從延安、西柏坡路上
  一個個倒下去,一個個又站起來

  牽牛花

  鄉村人的籬笆牆
  牽藤蔓繞的牽牛花
  恣意妄為,可是鄉下人
  就是不會趨炎附勢

  端詳每一株牽牛花
  我都會聽到
  遠處像是有人在說
  我的每一滴血
  不要倒在腐敗的酒碗裡
  我的精神,我的奮斗
  是為了我們的家園

  牽牛花的另一面
  我們不要忽視了它
  人活著要有一種氣質
  奔著陽光
  就是追求和信仰
  天天向上
  纔是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麥子熟了

  麥田,只見到一把鐮刀
  那一把鐮刀攥在姚宏宇的手裡
  田頭地腳割拾大馬力夠不到的角落

  五十八年前,這一片地
  是我在東山坡拔過麥子的麥田
  那時候,我們十二歲
  在脊背扒一層皮的烈日下

  七月,麥子熟了
  農忙假裡的學生,沒有草帽
  只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
  奮勇向前,你追我趕

  如今,田頭試一試手氣
  連根拔起的一兩把、一捆麥子
  再也找不到我們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約翰迪爾·紐荷蘭的操縱臺上
  我還像在我的856農場三連、四連
  東德E—512
  是我青春夜色裡最美麗的夢
  麥收時節
  那個夢
  累得與我的徒弟抱在一起

  金山堡

  像金戒指、金耳環、金鐲子一樣的小村莊
  像金字塔、狗頭金一樣的村莊
  小村莊挑著擔子
  從江南的雙城來
  松花江江南
  哪一個村子對應金山堡
  哪一個一條好漢舉起抗日的大旗

  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是千千萬萬個烈士的血染成的
  鮮血成河,上面飄著麥穗兒
  一把把錘頭
  一把把鐮刀
  彰顯黨與人民的本色

  金山堡名不經傳
  可是,姚明久卻讓金山堡
  讓我們的甜草崗、七色肇東
  精神抖擻意氣風發地走在
  鹽鹼地、黑土地、大東北的前列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