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如珍
在鄉村,每個村落都會有一棵或數棵古樹,南方的樟樹、楓樹、水松、紅豆杉,北方的槐樹、榆樹等。它們是村子的守望者和庇護神,其靈魂是村民的心理依靠和游子的濃濃鄉愁。我老家村口就有一棵老樟樹,粗大的樹乾須三人合抱,樹齡肯定不小。樹旁是通往村莊門樓的主乾道,村裡人娶親嫁女,外出求學經商,都得從此經過,稱作『紅路』。記得我當年在省城讀書時,每次回村,遠遠地看到老樟樹,心中會驀然一陣悸動,感到無比親切。至樹旁,那微微搖曳的枝葉,恍若在向我打招呼。聞到久違了的馥馥樹香,我不由得低聲呢喃:嗨!我回來了。而當我告別家鄉與老樟樹漸行漸遠時,悵惻難捨之情油然而生,禁不住駐足回望良久。之後我在城裡生活,老樟樹總是與我父母一起,在我夢裡同屏出現,繾綣依依。看來,它一定有靈魂,並融進我心底。
前些年,我在城郊整了塊菜地,種上了多種青菜、瓜果和花卉。勞作過程中,自己流淌的汗水裡賦予了對收獲的期望,而這些植物似乎有所領悟,生長得莖葉葳蕤,萋萋蒼蒼。幾個月下來,滿園花紅菜綠,瓜果飄香。閑暇時,我蹲下身來細細地觀察菜果,發現諸多有趣的現象。比如,葵花的花盤真的會隨著太陽的位置而轉動;黃瓜藤的卷須能精准地抓住旁邊的物體,並不斷攀昇;西瓜、甜瓜為了避開天敵,總是藏在不起眼處悄悄長大。而那些花朵開得艷麗多彩,正是為了招蜂引蝶,幫其傳粉受精,完成生殖繁衍的大事。所以我堅信,草木和動物、人一樣,有靈性,通曉自然法則。
說來奇怪,與植物相處久了,也會日久生情。每次我外出的時候,竟心心念念地牽掛著我的菜果,生怕出點意外。一回家,直奔菜地,趕緊拔草、除蟲、施肥、澆水。一番操作,菜果瞬時精神抖擻,枝葉豐潤。或許,這是它們對我真摯情感的一種回應吧。
我覺得,草木的靈氣緣於它的隨遇而安、乘勢而長。一粒種子,隨風飄游,落在峭壁岩縫、嶺峰山頂,只須一撮土,它便能生根發芽,欣欣生長。黃山的迎客松、武夷山的大紅袍,是樹木在劣境中生存的典范。在我家老屋院牆磚縫裡和屋頂瓦楞上,每年開春後會長出幾株狗尾草來,到了夏季,結出的穗棒一束束毛茸茸的,煞為可愛。行走在龍虎山峭壁棧道上,時而抬頭可見石縫裡長出的藤蔓又粗又長,並沿著光溜溜的石嶺上攀下伸。所有這些,彰顯了草木超強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正是它們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和『你給我一點陽光,我就給你一片燦爛』的精神,讓大地蓊蔚蔥蘢,生機勃勃,充滿靈氣。
許多時候,我喜歡獨自走進山林,在幽闃中與草木對視、同蟲鳥聊天,盡享風光之美與內心獨白的愉悅。我想,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最根本的是我們要主動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草木有靈,人之有情,請珍愛身邊的一草一木,讓世界生生不息天長地久。